第十九卷:中流擊水 第五十節 省政府(第2/4頁)

即便是康志奎到趙國棟手底下討生活,那也從來沒有給趙國棟打過多少麻煩,這也是康仁梁頗引以自豪的一點”至少在現今這個時代憑技術憑質量吃建築這碗飯的人並不多了,有這樣一個當爹的副省長”想要靠關系吃飯似乎倒成了常態”這也是康仁粱可以當著趙國棟一樣底氣十足的資本。

趙國棟到任之後,康仁粱是最先向趙國棟表示祝賀的,也很鮮明的表現出了全力支持趙國棟的姿態,這在省政府乃至省委這邊也引起了一些震動。

康仁梁沒啥好擔心的,自己已經到了這今年齡,如果照此下去”三四年後自己就基本上徹底失去了上進的可能”按照淩正躍目前的親疏排序,自己是絕無希望進入淩正躍那個圈子的”也就是說弄不好這一屆結束,淩正躍就要琢磨把自己往人大裏趕。

與其那樣坐以待斃,還不如搏一把,這就是康仁粱的想法。

趙國棟非庸人,他初來乍到,就算是楊勁光和他站在一條線上”但是楊勁光擔任常務副省長時間也不算長,根基也不算深厚,他們更需要自己這樣的資深副省長的大力支持和緊密配合,尤其是在龍應華這個釘子插在省政府這邊裏的時候,而他康仁粱也不甘於就在目前這個位置上一直呆著。

人生能得幾回搏,他康仁粱這一回也就要搏一把。

實際上趙國棟和康仁粱之間的關系一直保持得不錯,昔日趙國棟在擔任寧陵市委書*記時,兩人關系就很親善”只不過距離他與韓度和楊勁光那樣的關系還差一層,但是也僅僅是一線之隔,類似於昔日趙國棟和甘萍那種關系,現在康仁粱主動靠攏,趙國棟當然求之不得,兩人關系迅速走近升溫,前兩天趙國棟考察農業大市南華,就是康仁梁親自陪同。

而康仁粱在到省委擔任副秘書長之前,也就是南華的市委副書*記,就是在南華成長起來的幹部,歷任副縣長、縣長和縣委書*記以及市委組織部長,一步一步走上來,而現任南華的不少縣處級幹部中有不少就是昔日他在擔任南華市委副刺已時的老部下。

趙國棟坐定之後環顧了一眼四周,省政府班子算走到齊了,這是他主持的第一次省政府常務會議,今天也要研究幾項工作和其他事宜。

省政府班子目前共有八人”除了趙國棟外,常務副省長楊勁光”常委副省長龍應華、副省長康仁梁、曹寧、黃治中、楊少鵬,省政府秘書長梅久榮,按照中*央的要求”安原省要配備七名副省長,目前僅有五人,編制配備尚缺兩名副省長”其中一名明確是民*主黨派人士。

而省政府黨組成員裏現在也就是雙數,按照規定,也就是差一名擔任黨內副省長。

趙國棟在來安原之前就琢磨過這其中的奧妙,淩正躍下安原,刮起了一股風暴,從組織部長到省委秘書長在到一個入常的副省長,中*央都聽之任之按照他的要求給予了大力支持,沒道理自己這個省長到任就不給自己半點人事支配權,就讓自己單槍匹馬去操練,他就這個問題探詢了戈靜的口風”但是戈靜沒有給他準確的答復,只說中*央有中*央的考量,讓他不必太過擔心。

但這個答復不能讓趙國棟感到滿意,自己赤手空拳下安原,就算是自己原來是從安原成長起來的幹部,但也需要兩個幫手來幫襯自己才行,中*央不會認為自己真有翻江倒海之能,就能一人把省政府工作玩轉吧?不是說現在省政府的副省長們就和自己不對路,但是趙國棟覺得自己也需要一個能夠迅速領會貫徹自己意圖”和自己在看法觀點上一致的副手來幫自己,這很重要。

張宏偉無疑是趙國棟心目中比較合適的人選,但是決定權卻不在自己手中,自己頂多能有一些建議權,而且更大程度上只能是通過一些非官方關系來溝通建言,所以趙國棟在離開京裏時專門就這個問題和張宏偉開誠布公的交換了意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五十一 議題省政府常務會議一般說來是半個月開一次,如無特殊事情。一般選在星期一下午,這是多年來定下來的規矩,一般由省長或者常務副省長主持,在家的班子成員和相關處室負責人都要參加,另外也還有一些省政府參事和顧問列席參加。

本次常務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綿州航天航空科技城建設問題,這是琵琶溪科技長廊的主體部分,目前前期立項規劃都已經出台,前期拆遷和土地平整也都基本結束,目前就是基礎設施建設面臨巨大投入,省裏邊在這個問題上還有一些不同意見。

這本來是國防科工委和安原省政府共同推進的項目,但是國防科工委目前明確要在今年年底之間完成角色轉換,其主要職責要交給正在積極籌備組建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於是從去年底開始整個建設進度便開始放緩下來,尤其是投資不到位,這也引起了綿州方面的極大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