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中流擊水 第七十三節 困局(第2/2頁)

嚴衛紅說的很有策略,既沒有否定省裏邊的意見,但是又委婉的替巴斯夫和中石化方面辯解。

“省裏提出的要求當然是好的,但是我們要結合實際情況,是不是可以先行把基本要求寫入協議,也就是說對於一些有爭議的條款,是不是可以考慮到建設中來逐步解決,我想他們畢竟是在我們安原地盤上建設,受我們行政職能部門監督,這些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協商來解決,這樣拖下去卻不是良策啊。”

淩正躍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擺了擺手,“我知道了,我會和趙省長商量這件辜情,衛紅,省裏邊在環保問題上要求高一些也是有好處的,畢竟這樣大一個化工項目,一旦出問題,那就是彌天大禍”所以在這個問題上謹慎一些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那是,那是,只是?刀”盧衛紅連連點頭。

“不要急躁,也不要被中石化那幫人說些大話就嚇到了,你以為他們要換個地方就那麽容易,德國人會答應?外國人在投資之前比我們國內這些企業謹慎得多,前期所作的各方面工作難道說作廢就作廢了?哼,這幫家夥也只能是在窩裏橫,真要走出國門去,哼哼,”

淩正躍沒有再說下去。

“淩書記,那我們?”

盧衛紅有些著急,怎麽老板口風有些變化了呢?

“欲速則不達,好事不在忙上,衛紅,當今市委書記也要有點城府和胸襟。”

淩正躍瞪了對方一眼,“好了,你先去吧,我會考慮這件事情的。”

聽得淩正躍這麽一說,盧衛紅也是無可奈何,但是他也琢磨到淩老板不是改變了主意,而是要考慮怎樣來穩妥的處理好這件事情,畢竟這涉及到省政府那邊,審批權限在省政府而非省委這邊,即便是省委要幹涉,那也要通過必要的程集和策略。

只要這事兒有了一個明確的說法,那就行了,至於說淩老板和趙國棟怎麽去交涉溝通,那就不是他能過問的事情了。……

對於淩正躍主動提出要召開省委常委會研究近期全省經濟工作陳英祿也是吃了一驚,但是他很快就反應過來,不是琵琶溪科技長廊的事情,就是通城石化項目問題要攤牌了。

在琵琶溪科技長廊的事情上趙國棟很不滿意,認為省委遲遲不召開常委會研究確定會耽誤綿州那邊科技長廊的建設,而淩正躍對省政府對於通城石化項目上的過度謹小慎微也是十分不滿,認為趙國棟這是在以環保涉及民生問題這個大帽子來嚇唬人,陳英祿感覺到淩正躍甚至有些懷疑趙國棟是不是擔心通城獲此項目之後發展會壓過寧陵的風頭,所以才會如此“百般刁難”但是陳英祿覺得趙國棟應該不是這類人。

陳英祿也有些奇怪趙國棟的觀點似乎比起在懷慶工作時有了相當大的變化,甚至比起在寧陵工作期間也有了不小的差異,從重視經濟發展到關注社會民生問題上有了一個顯著的調整,難道這就是從地廳級幹部步入部級幹部序列之後的心態變化,還是思路改變?

這安原的局面似乎也變得有些詭異,現在倒成了省委書記淩正躍一門心思在琢磨發展經濟,而本該扛起大任的省長趙國棟卻把目光盯到社會民生事業的發展上來了,反而對經濟方面的變化不聞不問,這大概也是一個讓人困惑的迷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