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卷:風展紅旗如畫 第九十節 頂牛(第2/2頁)

在沒有嘗試之前,很多問題現在無法預料,由於藥價虛高,醫療工作者職業道德日益淪喪已經成一個不爭的事實,經濟利益滲透到了醫療機構的骨子中,誰都想要在這中間分一勺羹,而病人就成了這些人心目中案板上的(肉),如何從制度上來遏制這些醫療**的滋生已經成了一個最為現實且棘手的問題,不能因為一個方案的試點更導致了原來就很猖獗的醫療**更加盛行,而醫改要想做到真正成功,首先就要解決機制監督這個問題。

采取政府購買公共醫療服務看似一個解決的最好辦法,面向民營機構敞開,做到徹底透明公開,這打破了公立醫療機構的壟斷,但是在短時間內民營醫療機構能否承擔得起這份重任?病患是否認可這些民營機構?長期以來形成的利益格局是否會因此而被打破?這些都還有待於實踐來檢驗。

吳若愚沒有給安原方面答案,這也就意味著雙方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圖去理解中央的想法,在淩正躍看來,中央的觀點很明確,那就是醫療體制改革是必經之路,但是在此之前一定要進行周密的調研論證,不能輕易開這個口子,否則一旦出了問題不但會傷害到廣大群眾的利益,還會對政府信譽造成極大的損害,同時也會幹擾打亂中央的大政策,他們認為吳若愚在這個問題上觀點已經很明確了,宜緩不宜急,可以先觀察先調研先征求意見,但是不能輕率推出付諸實施。

但是趙國棟和鐘躍軍等人卻不這樣看,他們認為吳若愚的態度已經說明了一切,他沒有否定地方上搞的試點,甚至也承認在中央制定醫改大政策的問題上需要有來自地方上的各方試點發現的問題,這就變相的表示可以在地方上小範圍小規模的進行試點嘗試,只是要求地方政府要充分考慮到可能會面臨的困難和出現的問題,認真做好周密準備來解決問題。

吳若愚在這個問題上的觀點不但沒有消減雙方意見的差異,反而有激化雙方意見對立的味道,雙方都在就這個問題進行各個層次的溝通交流以及闡述,既是向對方闡明自己的觀點,同時也是在爭取那些尚未就這個問題表明態度的有力人士投向各自一方。

這似乎在標志著一個趨勢,那就是誰也不能說服對方,那麽最終的結果就是可能會在省委常委會上攤牌,看起來似乎有些大驚小怪,為一個區縣上某項工作的試點而拿到省委常委會上來表決,聽起來太不可思議,但是聯想到人民群眾如此關注這個試點,而媒體同樣是把目光匯聚到這上邊,你就不得不認真考慮這個表決的必要性。

隨著七一一過,慶祝黨的生日六十七周年活動落下帷幕,醫改試點問題就成為安原全省上上下下關注的焦點,這個死結將會怎麽來破解,也成了橫亙在淩正躍和趙國棟心中的難題,一旦上了常委會,那幾乎就是一個公開決裂的標志,雖然事實上只是一項具體工作,但是這也意味著前期兩方都刻意避免的平和局面就要壽終正寢了。

這會帶來什麽?很多人都在等待中也有些惴惴不安,包括兩位領頭人。

月末,求兩張票!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