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房間(第2/5頁)

喬汨柔聲說:“我聽媽媽說過,她在離開俞家之後,直接來找父親。當父親開門的時候,她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已經回不去了,娶我好嗎?’

當時父親整個人都驚呆了,當他反應過來時,已經情不自禁地將媽媽一把抱住了。

在之後的幾個月裏,父親每天晚上都睡在大廳裏面,而將自己的房間讓給媽媽睡。在那幾個月時間裏,他甚至連媽媽的手都不敢碰一下。他曾經笑著對我說,那段時間也許是他這輩子最正人君子的時候了。

當時父親雖然心裏面只愛媽媽一個人,但他一直覺得自己配不上媽媽,所以這麽多年來他都從來不敢向她表白。

如今媽媽為了他而離家出走,他心中很感動,但他還是覺得自己配不上她。所以他要給充足的時間讓她冷靜下來想清楚。就算她重新回俞家,他也不會怪她。

但父親太小看媽媽了,從那天起,媽媽每天早上都最先起來給他做早餐,接著趁他上班的時候學做各種各樣的家務,努力將小小的公寓弄得幹幹凈凈,舒舒服服,然後晚上又做好晚飯等他回來。簡直就像是一個妻子一樣。

媽媽這一做就做了整整半年,其間一次也沒有回去過俞家。

終於,父親認輸了。就在端午節那天,他向媽媽作出了正式的求婚。而求婚的地點還是那間小小的公寓。

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忍不住笑了出來。竟然在端午節向人求婚,也只有父親這樣一條筋的人才做得出來,而我的名字也是在那時候定下來的。”

聽完他的述說後,俞蘭青和宋丹凝兩個年輕的女生不禁聽得有些癡了。想象著當時兩人相處時地情景,她們都有一種蕩氣回腸的感覺。那種生活雖然平淡,但是卻充滿了溫情。

過了一會,俞蘭青問:“表哥你的名字跟端午節有什麽關系?”

喬汨還沒開口,俞香蘭已經笑著替他回答了,“端午節起源其實是為了紀念投江自盡的大詩人屈原。並不是單純為了讓你們吃粽子和賽龍舟。而屈原投江自盡地那條江,就叫做‘汨羅江’,所以你表哥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

“原來是這樣。雖然表哥的名字很好聽,不過這起名字的方式好像怪怪的。”俞蘭青忍不住說。

喬汨微笑說:“你說得沒錯,這個名字是我父親起的。他本身就是個怪人,所以起名字的方式也有些怪。”

看到他以如此溫和的表情回答自己的問題,俞蘭青不知為什麽再次有種想哭出來的沖動。

因為他之前對她是那麽的冷淡。完全將她當成了陌生人看待。而他現在竟然肯用如此溫和的態度跟她說話,這怎能不讓她激動?

這時,俞香蘭在旁邊輕聲說:“小汨,其實我一直都很羨慕君蘭姐,因為我看得出來她跟姐夫兩人是真心相愛的。一個人能夠在有生之年找到自己真正相愛的另一半。這是可遇而可不求的,有很多人一生都遇不到這樣的機會。

如果當年父親能夠明白到這點地話,我想他是絕對不會做出和君蘭姐斷絕父女關系這種錯誤決定的。

他叫人每天都要小心地打掃這個房間,而且不允許裏面的擺設跟物品有任何的改變或移位,要盡量保持房間與當年一模一樣。

他會這樣做,正是他一直都想念著君蘭姐的最好證明。因為從小到大。君蘭姐都是他最疼愛的孩子,沒有任何人能夠取代君蘭姐在父親心目中的地位。”

喬汨看著她說:“香蘭姨,你能不能給我講講媽媽以前的事?”

俞香蘭點了點頭,然後以充滿懷念的聲音說:“在我們幾兄妹當中,君蘭姐是天資最聰明的孩子。不管學什麽,別人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學會的東西,她卻很容易就能學會,琴棋書畫更是無一不精。

你也知道,你媽媽本身還是個語言天才,18歲那年就已經精通多門外語,就連那些教她外語地家庭教師都驚訝於她的天分之高。我們幾兄妹更是連她的一半都比不上。

雖然如此的出類拔萃,但是君蘭姐卻從來不會將這些事在我們面前表露出來,在我們面前,她從來不會說外語。

由於母親早逝,身為長女的君蘭姐就代替母親照顧我們以及教導我們日常的修養。

她對我們說,雖然俞家如今有錢有地位,但當年曾曾太祖父俞福貴在溫哥華闖蕩的時候,只不過是個一無所有的普通華工。俞家是靠這些父輩們一代一代建立起來的,並不是一開始就是什麽特別高貴的大家族。所以,身為俞家的子孫,不能看不起任何人,也不能以有色眼光看人。否則,只會讓人覺得你是個淺薄的紈絝子弟。

二哥俞志海十八歲那年想買一輛新車,父親叫他跟君蘭姐說,如果她同意的話就給他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