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保稅區潛在優勢

與戚蕓吃過早飯之後,回到辦公室,方志誠接到了宋文迪的電話。齊氏集團的項目啟動資金已經到位,下一步便是著手實施,政府必須要給予配合,如何配合,自然落到招商局的肩上。

宋文迪在電話裏的語氣凝重,沉穩而有力:“齊氏集團雖然現在已經將首批資金注入,但這還只是第一步,能不能吸引齊氏集團的後期資金盡快到位,並幫助齊氏集團做大做強,這是當務之急。”

宋文迪的擔憂很有道理,齊氏集團的首批資金並不多,只占總投資項目的百分之三十,也就是十二億左右,如果見勢頭不對勁,後期撤資,也是有可能的。

方志誠點點頭,眉頭鎖起,提醒道:“老板,如果真要想齊氏集團下定決心,光靠東台縣政府的地方政策還略顯不足。”

宋文迪挑了挑濃黑的劍眉,知道方志誠總是有出人意料的想法,疑惑道:“你說說看,究竟還需要其他什麽支持,只要是市裏能夠爭取到的,一定想方設法的給予幫助。”

“保稅區。”方志誠緩緩道。

他此前跟宋文迪隱晦地表示過,如果真想讓東台縣能夠成為銀州的經濟發展新引擎,必須要爭取國家當今最大的財政支持,而保稅區便是最有優勢的政策。而且,方志誠與齊豫的溝通過程中,也了解到齊氏集團對保稅區也很感興趣。

在“東方迪拜·東台”的招商項目書中,方志誠也大膽地加入了這一理念,現在全國保稅區不到十個,如果東台能夠在爭取到,那麽無疑便站在了經濟試點地區的最前沿,可以是在全國進行競爭。

不過,保稅區並非那麽簡單能夠申請,需要通過一系列的審批,而且如果沒有省部級力量從中斡旋,根本不可能實現。宋文迪也只是剛剛升為副部級,以他的能量還不足以推動東台成功申請保稅區的資格。除非李思源願意從旁推動。李思源是學者型官員的代表人物,曾經一手推動不少經濟制度改革。

宋文迪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一絲難色,道:“至於東台申請保稅區的事情,我已經與思源書記溝通過幾次。從他的態度來看,並不堅定。所以還需要從長計議。”

方志誠聽說李思源不支持東台申請保稅區略有失望,不過他也能理解,從省委書記的角度來看,東台雖然在全省縣市之中尚可,但也不至於將如此優勢資源集中到此處。省委書記要照顧全局,盡管對宋文迪親睞有加,但在資源的利用上,也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夠太明顯。

方志誠並不死心,繼續強調保稅區的重要性,沉聲道:“老板,咱們以前討論過城市的世界視野,如果沒有與世界接軌的政策幫助,銀州又如何能成為一個世界城市呢?東台如果能成功申請到保稅區,對於銀州的幫助是巨大的。現在齊氏集團將資金注入東台,正好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宋文迪沉吟許久,方志誠說得沒有錯,齊氏集團將東台視作在大陸投資的第一站,引起了淮南的高度重視。如果趁機提出支持東台成立保稅區,還是具備一定的可能性。

宋文迪笑了笑,嘆道:“我再想想其他方法吧。”

方志誠心中一喜,他對宋文迪很了解,一般他說這種話,基本心中已經有了主意,定然要對東台申請保稅區采取一些特殊手段了。

比起宋文迪,方志誠還略顯稚嫩了一點,這不僅僅是處理問題的成熟度,在官場上的資源厚度,也是難以相比。方志誠才入官場一年多,在推動保稅區上,沒有太大的能力,所以必須要竭力說服宋文迪,這樣才能夠使保稅區成型。

如果一旦東台能夠成功申請到保稅區,今年的招商引資任務一百二十億那就變成小菜一碟。在未來三年內,招商引資千億,也並非不可能。

對於外資公司而言,保稅區太具備誘惑力了。外資企業在保稅區設立企業,合法避稅,動輒便能節省數千萬稅收,隨著華夏對外貿易越做越大,這種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如果東台能具備這一條件,那麽招商局的工作難度無疑降低了不止一籌,同時更容易吸引外資進入。

宋文迪原本將方志誠下放到東台,是希望他一方面歷練自己,另一方面幫自己理順東台復雜的情況,並沒有預料到方志誠會在東台如此投入,完全沉浸在現在的工作崗位之中。

掛斷了電話之後,宋文迪不僅笑了笑,不得不說,從方志誠的身上,他瞧出了幾份自己當年的影子,官員大都懷揣著熱血與夢想進入仕途生涯,但伴隨著時間的變遷,那種熱情又會被穩重所取代,缺少了一股闖勁。

宋文迪眼眸中閃出一道精光,托腮沉思許久,終於下定決心,雖然李思源不太贊同在東台設立保稅區,因為這會影響他作為省委書記在全國的布局,但作為銀州的一方大員,必須從自己的利益的出發,爭取優勢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