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常務會不歡而散(第2/2頁)

在官場上,騎墻派是死得最慘的,所以其余三人,廖貴東、顧源、邵建翔紛紛開始考慮以後在縣政府應該如何自處。

廖貴東原本跟方志誠有過節,當初在招商投資公司的所有權上爭執了一番,因為沒有搶到這塊蛋糕,所以耿耿於懷;邵建翔跟陳德平關系不錯,所以也站在戚蕓等人的對立面,因此戚蕓這方而言,只有顧源是可以爭取的。

現在東台政府正副縣長,除去被架空調職只掛個名的羅輝,加起來八名,這麽一計算,形成四對四對壘之局,不過,戚蕓這方,因正副縣長同在一個陣營,少許占據上風。

第一個議題結束之後,會議開始第二議題,審議《東台縣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管理實施辦法》。眾多副縣長沒有表示異議,該議題經過討論多次,如今只是走個過場及流程。

會議第三個議題,研究外來人口子女就學問題。2006年,東台招商引資成功的同時,吸引了大量的外來務工,單以縣城的外來人口統計,已經超過二十萬人,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個問題,外來務工人口的子女如何就業。因為東台不出意料,在未來五年將成為一個移民城市,提供配套的教育政策,已經迫在眉睫。

鄧洪國首先發表看法:“我認為,現在當務之急是要新建、擴建的方式增加中小學的數量,同時也要鼓勵社會力量辦學,為外來人口子女提供更多的學校。”

其余眾人也紛紛表示贊同,鄧洪國負責教育工作多年,提出的方案也是中規中矩,在教育方面,他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方志誠挑了挑眉,並不贊同鄧洪國這種簡單的方式,“洪國縣長,我覺得你看得還是太簡單,現在外來務工人口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沒有學校可以上,而是戶籍制度影響學生接受教育的公平性。外來人口子女在我縣上學,按照現有的制度,不僅要支付高額的借讀費,同時擇校的可選擇不強。如果不從根本制度上打破壁壘,很難解決問題。”

鄧洪國眉頭微微一皺,反唇相譏地說道:“志誠同志,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希望政府將外來人口一視同仁,不過,你有沒有想過面臨的風險,如果不對外來人口子女進行限制,本地居民會認為外來人工搶占他們的教育資源,如此會引起更加激烈的矛盾。”

方志誠不屑地說道:“按照這種區別對待,東台永遠留不住人。東台已經進入高速發展的時期,如果不打破壁壘,不改變觀念,會將這種打好局勢給破壞。外來人口在未來會對東台做出巨大貢獻,不僅要簡單的擴建,鼓勵社會辦學,還要充分挖掘公辦學校的容量。對居住超過一定年限的外來人口子女要進行減免借讀費,同時要實現外來人口子女學校的教育資源與公辦學校的教育資源平等,這樣才是解決之道。”

鄧洪國見方志誠頭頭是道,憤怒地拍了拍桌子,“只會紙上談兵的馬謖!”此言說完,鄧洪國直接怫然離去。

一場常務會最終不歡而散,方志誠最後對於東台縣教育的看法,落在眾人眼中,略微有些不妥,被認為是故意找鄧洪國的不舒服。

其實,對於外人人口子女就學問題,方志誠是有感而發,他認為這是東台在未來必須要正視的問題,所以才會讓戚蕓將此議題放在常務會上進行討論。然而,主管教育工作的鄧洪國顯然沒有那麽重視,他只是認為多開幾個學校,讓外來人工子女有可以讀書的地方,如此便算是解決問題,可謂是太過敷衍。

教育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不處理好,在未來很有可能出現許多矛盾,繼而影響東台政府的形象,方志誠是在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