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303章 黑如漆、薄如紙(上、下)(第3/4頁)

不過一般人很少知道,兌水稀釋後的桐油,還可以作為陶瓷器保養所用,這也是德叔教給莊睿的獨門配方,莊睿只所以答應那掌櫃,不外乎也是想借用他一點桐油。讓他自己去買這玩意兒,還要費上一番手腳。

“小莊,讓你久等了,我這店裏沒存放這東西,還是跑到別人那裏借來的。”

一般的家具店裏,都會存放一些桐油備用,但是瓷器店就沒有了,莊睿等了大約十幾分鐘之後,那掌櫃才端著個小碗,手裏拿了厚厚一疊白色紗布走了進來。

“那掌櫃,麻煩您再拿兩個大碗來

桐油雖然是透明狀的,不過裏面也有一些雜質,必須要先過濾之後才能使用,莊容也是第一次使用德叔所教的這個配方,心中不免有一絲緊張。

莊睿接過那掌櫃遞過來的大碗。用白色的紗布蒙住了碗口,將另外一個小碗裏的桐油,緩緩的倒了進去,用肉眼就可以看到,紗布上留有一些雜質,然後莊睿又換了一個紗布,將大碗裏的桐油又過濾了一次。如此三遍之後,才算是將雜質清理幹凈。

過濾好桐油,莊睿拿了一個幹凈的大碗,接了三分之二的水,然後將濾凈的桐油,倒進去少許,大概有一勺根左右,桐油進入水中並不溶解。莊睿拿了根筷子不住的攪動。三四分鐘之後,像蛋清一般的桐油,就消融在水裏了。

將桐油和水兌好之後,莊睿拿了一塊幹凈的白紗布泡在裏面。由於桐油揮發比較快,很容易幹燥,所以這紗布只有在用的時候,才能取出。 做好這些工作以後,莊睿又把黑陶罐子清洗了一下,然後用幹布擦凈。放到這房間通往後院的門口陽光能照射到地方,陶器的密度沒有瓷器大,沾水之後,會滲入到裏面,單是把外面擦幹凈是不行的,不過這八月的天氣,陽光很大,放置一會估計就能將裏面的水曬幹的。

“莊小哥,老頭子我今天可真是漲了見識了,原來桐油還能這麽使用啊?。

等莊睿做完這一系列的舉動之後,那掌櫃才長舒了一口氣,剛才莊睿的一舉一動,哪怕微的動作,他都牢牢的訊了下知道。般來識只狸竹復此技藝的人,對此都是秘而不宣的,莊睿肯在他面前使用這種方法,對他而言,那就是天大的機緣了。

“一個技巧而已,讓那老板見笑了

莊睿倒是沒怎麽在意,德叔教給他這技術的時候,並沒有說不能在人前使用。

“對了,那老板,您這有文房用具賣嗎?”

莊睿剛才走進店鋪的時候,看到櫃台後面好像擺著幾方硯台,莊睿知道古老爺子書法寫的不錯,平時沒事就喜歡自己研磨揮毫,晚上去看老爺子買方硯台倒是不錯,文人送雅物,買別的東西估計又會挨老爺子罵。

“呵呵,我這是專營陶瓷器的,文房四寶還真是沒有,小哥是看到我店裏的那幾個硯台了吧?那玩意是前段時間有人找上門賣的,我看著不錯就收下了,莊小哥要是有興趣,我拿來你瞅瞅 ”

那掌極的一邊說話一邊站起身子,那幾方硯台他收了之後一直沒能出手,雖然收的時候價格很便宜,但是壓在手上心裏也不舒服。

“莊小哥,你看看,要是中意的話。就拿去玩好了。”

那掌櫃也找人看過,這幾方硯台都很尋常,年代也不怎麽久,估計是民國的時候制造的,不過他話雖然說的大方,莊睿卻不能真的就不給錢拿走,那樣就太不講究了。

莊睿對硯台所知甚少,只知道中國有四大名硯,分別是產於中國甘肅省臨潭縣境內佻河的佻河石硯。產於現今江西婆源龍尾山西麓武溪的欽硯,以過流的細泥的材料制作的澄泥硯。以及被推為群硯之首的端硯。但是如何區分,他卻是個外行。

說不得,莊睿只能動用靈氣去查探一番,不過結果讓他很失望,這幾方硯台裏面沒有絲毫靈氣的存在,並且制材粗糙,應該只是最普通的石硯。

莊睿搖了搖頭,說道:“那老板。這幾方硯台我看不準,呵呵,還是算了

那掌櫃的聞言也不失望,這幾個硯台他本來就不看好,能糊弄出去自然最好,不過聽莊睿這話,顯然是看出來了,當下說道;“小哥一會要是有空閑的話,我帶你去對面的書雅齋看看,在那裏估計能的弄到不錯的硯台。”

“成,那回頭還要麻煩那老板。”

莊睿點了點頭,站起身來,把門口處的陶罐拿到了屋子裏,用手在上面摩擦了一下,卻是已經沒有濕潤的感覺了,想必滲入到罐體內的水分。也都蒸發掉了。

這陶罐雖然經過清洗,但那黑色還是顯得很黯淡,看起來一副不起眼的樣子,不過莊睿知道,這是由於陶器的特性所造成的,像瓷器年代久了之後,瓷胎會微微泛黃,而陶器經過時間的氧化侵蝕,卻是會在表層形成一種物質,使其表面蒙塵,黯淡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