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現場鑒玉(下)(第2/3頁)

朱政軍前兩年曾經要拿一副鄭板橋的畫相換,但黃炳余死活不肯,眼下見到他居然要賣給秦風,頓時是一臉的不高興。

“老朱,兄弟我說句實話你也別見怪。”

黃炳余看向朱政軍,說道:“你也知道,我不玩字畫,且不論鄭板橋的畫值不值這兩塊玉佩,我拿了你那畫都不好出手……”

“想要錢你也開個價啊。”朱政軍不滿的打斷了黃炳余的話。

“老朱,就你那葛朗台性子,能舍得出高價嗎?”

黃炳余和朱政軍關系極好,也不怕說了實話對方生氣,接著說道:“我後天要去南方參加個玉石交易會,手上現金不夠,要不然我也不願意賣這一對玉的。”

“你……你怎麽知道我出不了高價啊?”

朱政軍被黃炳余說的氣急,但反駁起來卻是有點氣短,自家知道自家事,他還真舍不得拿出幾十萬來購買那一對玉佩。

“去南方?”進屋後一直沒說話的安德老爺子,忽然眼皮一擡,開口說道:“小黃,你這是要去參加緬甸翡翠公盤的?”

“安老,您太瞧得起我了,我哪兒有那資本去緬甸啊?”

黃炳余苦笑道:“是揭陽的朋友說那邊有個小型的翡翠交易市場,約我去看看,其實都算不上是公盤……”

在場的除了朱家人之外,基本上全都是玉石行當的人,對黃炳余所說的公盤,倒都是很了解。

公盤是寶玉石原料交易專用術語,是中外玉石界普遍認同的一種原石毛料交易行為,就是將挖掘出來的玉石原料集中公開展示,買家在自己估價判斷的基礎上出價競投。

這個詞是從翡翠的產地緬甸傳出來的,在緬甸一年差不多有三次大的公盤。

不過在國內南方的一些翡翠交易中,往往也會冠以公盤的名義來招攬客戶,當然,其規模和成交量就遠遠無法和緬甸公盤相比了。

黃炳余所說的那個翡翠交易市場,是在潮汕地區一個著名的翡翠加工基地附近,這幾年也是做出了點名氣,吸引了不少南北客戶前去交易。

這幾年翡翠市場逐漸火熱了起來,相比較和田玉等軟玉飾品,色澤艷麗的翡翠,無疑更受消費者的歡迎。

由於翡翠市場的競爭,遠沒有軟玉市場那麽激烈,所以黃炳余這次將家裏壓箱的玉器都拿出來,卻是想籌集一筆資金去購買翡翠原石,以後改行做翡翠生意。

“黃老板,我先看看東西,咱們再說……”

聽到黃炳余提及翡翠交易,秦風眼中閃過一絲異彩,不過當著那麽多人,他也沒追問,直接將桌子上那巴掌大小的盒子拿在了手上。

打開盒子,一對散發著油潤光澤的和田玉玉佩出現在了秦風面前,兩塊玉佩一龍一鳳,都為橢圓形,但合在一起,就變成了一塊圓形的佩飾。

“好東西,這也是快籽玉做出來的,難得有這麽大的籽玉料。”

秦風打量了一番之後,擡起頭看向黃炳余,說道:“黃老板,這對東西真不錯,雖然是清末的物件,但雕工和造型卻是很新穎,您出個價吧!”

秦風能看得出來,黃炳余平時是對這對玉佩是下了功夫的。

玉佩上面油潤的光澤顯示,基本上他每天都在盤這對玉,而且時間最少在十年以上了,就憑這一點,這對玉佩的價格都要比市場價高出不少。

“秦老板,您要是真想要,三十萬拿走!”黃炳余咬了咬牙,說道:“要是少於這個價,那我就不賣了。”

這塊玉是黃炳余爺爺傳給他的,如果不是現在想轉型而又資金緊張的話,他還真舍不得賣,黃炳余也是打定了主意,只要秦風有講價的意思,那他立馬就將這對玉佩收回。

“好,三十萬就三十萬!”

秦風愣都沒打一個,啪的一聲合上了那個盒子,回頭喊道:“凱子,再拿三十萬給黃老板!”

對於極品的玉器,秦風是不會吝嗇錢的,他敢三十萬收這對玉佩,就有把握六十萬將其給賣出去,全國有錢的“文化人”多的是,而且他們的小名也都叫“凱子”。

“好,秦老板果然爽快!”

雖然失去了玉佩有些不舍,但黃炳余心中還是挺高興的,因為那對龍鳳玉佩雖然不錯,但還沒能傳到三代,算不上傳世古玉,三十萬的價格,已經很高了。

“老黃,你這買賣做的合適啊。”

看到朱凱又拎著個黑色的塑料袋走了出來,眾人均是用羨慕的眼光看向了黃炳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