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身份(下)(第2/2頁)

“是,師父,我知道了。”雷虎答應了一聲,退出了木屋,和一具不知道如何死去的屍體呆在一起,他瀉身上下都感覺別扭,早就想出去了。

“這《大道經》是為張三豐所著,難道裏面的人真的是他?”

看著氟落在桌子上的木簡,葉天的目光忽然一凝,因為他發現,在桌子右上角處的一個,木簡上,似乎寫有張三豐幾個字樣,連忙伸手將其拿了過乘。

“余張三豐,生於諸子百家時期,歷經秦漢諸多朝代,追尋大道兩千余年……。”

看著木簡上書寫的文寧,一段修道界的隱秘慢慢被揭個神秘的面紗,葉天的臉色也在不斷變化著,他怎麽都想不到,道家記載生於,皿年宋末的張三豐,居然有這麽大的來頭。

按照張三豐的自述,他竟然是和孔孟諸子生於一今年代,幼年曾在山裏遇一修道之人,得其傳承後,一直隱居在王屋山中,苦修大道近兩千余年。

只不過從未入世的碾三豐,一直不能得大道真諦,後來幡然醒悟,大笑著出山入世。

在宋末年間,張三豐遁入俗世,歷經宋、元、明幾個朝代,紅塵煉心,修為也是突飛猛進,短短的兩百多年,就由金丹初期平級到金丹後期,遭遇了元嬰天劫:

但是讓張三豐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度元嬰天劫的時候,天地間忽然裂個一道空間縫隙,將他整個人吸入了進去,原本張三豐以為是飛升天界了,卻是發現,自己居然來到了傳說中的“蓬萊”仙島:

對於海外三仙山,張三豐所知要遠比葉天多得多,在他修道的時候,三仙山就被譽為神仙聖地,只是一直漂浮在海上,錯非有大機緣之人,才能偶然能入其中,外界傳說,這些人都早已在仙山中修煉的舉霞飛升了了

但是進入到“蓬萊”仙島後,張三豐才發現,事實並不是這樣,“蓬萊”島中靈氣充沛是不假,但卻生有諸多傳說中的兇獸,有很多兇獸的實力,甚至不在他之下。

除了那些兇獸之外,島上並沒有人類的存在,以前那些傳說進入仙島的人,全都消失不見了,張三豐用了十年的時間將整個“蓬萊”仙島遊歷了一圈,終於可以肯定,他如果自認為島主的話,絕對沒有第二個人和他爭搶的。

張三豐原本也嘗試著想離個座島嶼,但是他發現,在“蓬萊”島的空中,有著一層禁制,以他金丹後期的修為都無法突破,而距離海島三千余米的海面上,同樣籠罩著這麽一層禁制,將整座海島包裹了起來,典型的是能進不能出。

張三豐原本就曾在深山隱居了兩幹多年,性子恬淡,出不去就當是換個環境修煉,他倒沒有感覺什麽不適,當下修建了一座木屋,在這島上靈氣最充裕的地方修煉了起來:

不過讓張三豐困惑的是,盡管島上靈氣濃郁,但不知道是不是度個嬰雷劫時曾經被打斷的緣故,他的境界一直不能突破金丹後期,而元嬰雷劫再也沒有出現過。

在島上修煉的兩百余年後,張三豐發現,遲遲無法突破到元嬰境界,在活了兩幹多年後,自己的大限終於要到來了。

一生追尋天道的張三豐,只差最後一步就可不死不滅,心中未免有些不甘,他在木簡最後留字,準備舍棄肉身這個臭皮囊,用近乎轉化為元,嬰的元神進行最後一搏,看是否能打破這天地間的桎梏:

在做出這個選擇之靠,張三豐留下了自己修道兩千多年的各種感悟,那些堆積在木屋各處的木簡,都是他在最後時刻鐫麾上去,用以留待有緣人的。

“元神離體後到底怎麽樣了啊?”記載到這裏戛然而止,看得葉天心頭像是被貓爪子給抓了一般的纏癢,恨不得沖入內屋去詢問那具肉身皮囊:

“不對,以張三豐金丹後期的修為,都無法脫離這座海島,那”那我豈不是要終生被困在這裏了?”

葉天忽然想到了一件事,頓時汪身冷汗淋淋,要知道,他縱有向道之心,但可不想在這海島上度過一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