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火中蓮 第一四零章 老丈人登門借錢

一場春雨把酒,與詩韻的關系拉近了許多,秦雷自然心中得意,整日裏喜上眉梢,讓郁悶的李四亥嫉妒不已。

但古人雲:人歡無好事、狗歡無好食。沒幾日秦雷便明白了什麽是古人誠不欺我。他理想中的嶽父大人登門拜訪了。

也許是正打人家閨女主意的緣故,一聽李光遠來了,秦雷莫名感到一陣心虛,若不是小胖子就在一邊,說不定會走為上計。

把嬉皮笑臉的小胖子打發到後堂,再恭恭敬敬把李寺卿迎進屋裏,這次李光遠要磕頭,秦雷卻高低不依。李光遠感覺秦雷神態別扭,有些摸不著頭腦,只好隨他去了。

奉茶後,秦雷也從初見老丈人的莫名不安中擺脫出來,知道李光遠不是來興師問罪的,便恢復了那份好不容易養成地從容淡定。兩人先不鹹不淡的扯些諸如‘天氣如何’,‘身體安否’之類的廢話,才進入正題。

李光遠是來要錢的。他有些不好意思道:“巡查寺成立快兩個月了,戶部不過撥下兩千兩開辦費。雖然衙門是現成的,可添些桌椅板凳、筆墨紙硯什麽的,再給一應官員置辦些轎子儀仗,就花了一大半。”然後有些感慨道:“我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雖然官員們在戶部領著俸祿,可每日裏這銀子還是流水般的出去,現在已經難以為繼了。”

秦雷溫和笑道:“再去戶部討些銀錢回來就是。”

李光遠苦笑道:“去了三趟了,光聽著田憫農訴苦了。哪曾討到一分銀子。”喝口茶水又道:“田大人說,弄不好六七兩個月,滿朝文武都要拖餉,等到夏稅入庫才能發下來。”

秦雷面露驚訝道:“這麽嚴重?”他悉心收集情報,其實比李光遠更知道財政已經困頓到何種地步——田憫農已經以戶部的名義,向各大門閥大肆舉債。這在大秦朝二百年歷史上是聞所未聞地。

秦雷知道,其實作為一個無所事事的擺設衙門。戶部撥付兩千兩已經足矣。但李光遠世代公卿,官也一直當得清貴。哪曾為阿堵物操心過。此時第一次成為一部之長,難免被手下宵小坑害,白做了冤大頭。

若是別人來府上打秋風,秦雷一準趕將出去,就是小胖子也老老實實一天五兩銀子交著、權作食宿費用。不過誰讓李光遠有個好女兒,秦雷又恰好打人家主意呢。尋思半天,咬牙道:“李大人親自登門。孤是決計不能敷衍的。這樣吧!從民情司的賬上支兩千兩給寺裏吧!”

李光遠感激道:“多謝王爺救濟之恩,等戶部下來銀子。下官立馬還上。”

秦雷擺手大度道:“不必了,寺裏進項不多,就留著寬綽寬綽吧!”然後笑著道:“大人只要摟緊了口袋,別輕易讓那些汙吏把錢詐去,兩三個月是沒問題的。”

李光遠點頭慚愧道:“是呀!本官持家不嚴。才落得這般境地。以後卻要注意了。”

兩人又客氣幾句,李光遠斟酌道:“王爺,有件事情卻是要知會您一聲。”

秦雷點頭道:“先生請講。”

李光遠道:“這幾日看南軍情司送上來的抄文,發現他們正在調查一件事情。”巡查寺雖然是擺設衙門,但各下屬司還是要把每日的工作做個匯總,呈到寺裏報備。以備將來扯皮所用。

秦雷正色道:“可是與孤有關?”

李光遠沉聲道:“南軍情司接連查獲幾起間諜案,案犯皆是一些來自東齊禪宗地僧人。”

秦雷不露聲色道:“東齊禪宗?”

李光遠肅聲道:“確實如此,這禪宗是因為殿下的緣故,才得以在南方傳教地。因而殿下名義上還是他們的擔保人。”

秦雷手指在座椅扶手上緩緩摩挲幾下,輕聲問道:“這件事情報上去了麽?”

李光遠點頭道:“太尉必然早已知曉,說不定這幾天就會在朝會上發難。王爺還是早作打算才好。”他卻有幾分書生氣,不先說這個而是先借錢,就是怕給人市恩的感覺。

秦雷感激的送走李光遠,沒有再回府,而是上了馬車。直奔小清河。在碼頭上了泊在那裏的畫舫。問迎上來的衛士道:“館陶先生呢?”自從李四亥住進書香閣後,館陶就搬出了東宮。到這艘畫舫上住下。秦雷早就想把自己的各個部門統統搬出東宮,倒不是完全為了防著李四亥。

衛士指了指樓上,恭聲道:“館陶先生忙了個通宵,剛睡下。”

秦雷聽了,也不急了,吩咐衛士不必吵醒他,自己去靠河地一側船舷坐下,讓秦泗水找來漁具,靜靜地垂釣起來。

盯著波光粼粼的水面,秦雷有些愣神,魚兒把鉤上的食吃完了也不知道。他有些拿不定主意,很明顯太尉府的局布完了,剩下的就是一步步把自己拉向深淵。當然費這麽大勁肯定不是單單為了自己這個無足輕重的小王爺。但那日秦靂離別時的話語,秦雷還記憶猶新——“如果有人調你出京城,你無論如何不要答應。”這位將軍王爺在政治上差了點,如果李渾逼得昭武帝下了旨,自己能不出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