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九九歸一 第六九一章 就這麽辦!

見他關鍵時刻耍滑頭,秦雷的面色愈發難看,望向一直沉默不語的楊文宇,沉聲道:“文宇,你是軍中魁首,是時候發表一下高見了。”

“是。”楊文宇輕輕點頭,緩緩道:“末將之見,就兵說兵。其實沈軍門之所以倡議水攻,是因為正常打下去的話,只怕幾十萬大軍耗費三五年,也未必攻得下神京城,這便是此計的根本所在。若非如此,我們又何須坐在這裏抓破頭皮?一窩蜂攻上去豈不痛快!”說著看一眼沈青道:“若是最終水攻神京城,想來沈軍門必有周密計劃,斷不會使滿城庶民遭池魚之災。”

“大人說的是。”沈青點頭道:“確有鋪陳,正待稟報王爺、大人與諸位將軍。”

秦雷擺擺手道:“先聽文宇說完。”沈青只得作罷。

楊文宇點點頭繼續道:“王爺明鑒,莫將並不認為水攻有何不妥,我倒是有另一擔心……果真水攻神京城的話,太湖和錢江皆在近百裏之外,豈有那般容易?得多少民力可成?期間若遇大雨大風耽延時日,只怕也得年余時光,如此人力物力不遜於當初復通京水河的工程,以我大秦久戰之國,還禁得起麽?”

他不說道義,只說困難,讓人不得不去面對。

秦雷緩緩點頭,望向沈青道:“若是這點沒法解決,你的計策不議也罷。”

“王爺容稟,引水不難!”沈青一招手。身後一個親兵推來了一具沙盤。

“請王爺、大人與諸位將軍移步。”沈青起身相邀道。

“看看他又有什麽鬼名堂。”秦雷哈哈笑著起身,招呼眾人圍將上去。

沈青用一節竹鞭指點著沙盤,朗聲道:“這是末將請軍事測繪局制作的楚國京畿地勢圖。王爺與諸位且看,這些縱橫交錯地網絡便是神京城周邊密布的河道溝渠,這其中有九條河流流經神京城,距離之近,形同其護城河一般。”

“末將請教過水利總局薛乃營薛局長。以及運河總局的胥千山胥局長,兩位經驗豐富的專家一致認為。若要水淹神京城,這些河道便是現成的引水渠。唯一需要解決的,是其水流平緩,流量不足,須要從太湖和錢江的上遊處開口補水,方能成其勢。”

眾將聽他說地有理有據,都頗為意動。誰不願意早些結束這熬人的戰爭呢?

“一說而已。”唯有塗恭淳面色不快道。

假裝沒有聽見,秦雷又問楊文宇道:“這下文宇還有何顧慮?”

楊文宇生就一顆玲瓏心竅,當然聽出王爺此意已決,微一沉吟,便頷首道:“末將聞方才之論,沈軍門已經證明了水淹神京城地可行性,末將深以為然。”

……

塗恭淳聽出他已然贊同,一張紅臉不由漲的發紫。怒視著楊文宇道:“敢問大將軍,道之何存?你們要置大秦於無道,陷王爺於不義嗎?”

面不改色的承受了塗恭淳的質問,楊文宇毫不閃避的與他對視道:“統一天下沒有屍積如山不行,處處屍積如山更不行!方才秦將軍所言,話雖不甚精致。但蘊含天地至理!如暮鼓晨鐘一般敲醒了在下。”

聽到素來崇拜的楊秀才誇自己,秦有才撓撓大腦殼,嘿嘿笑道:“其實俺也沒那麽好了。”他還真當真了。

朝他笑笑,楊文宇繼續道:“就像有才兄說的,我們既然立意一統三國,結束數百年地亂世,此乃上慰蒼天,下安黎民,開百年盛世,創萬世太平的大仁!欲想行此大仁。就要先行不仁之事!殺一人是不仁。殺十萬百萬人亦是不仁,為何塗先生能容忍殺一人之不仁。卻不能容忍殺十萬百萬人之不仁呢?”

“殺一人不能動搖仁義的根本,殺百萬人就是桀紂暴虐!”塗恭淳面紅脖子粗道。

“五十步笑百步罷了。”楊文宇微笑道:“你能說一只烏鴉和一群烏鴉哪個更黑些嗎?”

“這個……”塗恭淳頓時語塞,但還是如鬥雞一般緊緊盯著楊文宇。

“好了,都停停吧!”一直靜聽他倆爭論的武成王,終於低喝一聲。

看熱鬧的眾將趕緊正襟危坐,楊文宇和塗恭淳兩個也只好住嘴,等待王爺的決斷。

視線再一次掃過帳中的眾人,秦雷點點頭道:“恭淳說得沒錯,即使是代表暴力的軍隊也要時刻謹記‘仁義’二字!對我們軍人來說,仁義是什麽?是國家遠離戰亂,人民安居樂業!”說著瞥一眼塗恭淳,見他點頭頻頻,這才繼續:“但幾百年來我們做到了嗎?沒有!翻開我們地歷史,只看到無休止的戰亂紛爭,只看到黎民百姓的痛苦煎熬。一次次殺戮一次次戰爭,這背後的根源到底是什麽?大家想過了沒有?”

他這是設問,沒有人敢搭腔,都一臉肅穆的聽王爺擲地有聲道:“因為三國鼎立,因為虎狼遍地!有對立所以有戰亂紛爭,有虎狼所以百姓苦不堪言。這一點如何解決呢?”說著看向秦有才,沉聲道:“有才,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