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土豆泥

風暴持續了半夜,到了淩晨時分,勝利消息號終於駛出風暴範圍,船身趨於穩定,眾人才迷迷糊糊的小睡了會。

早晨八點,隨著“叮鈴鈴”的電鈴聲,眾人起身梳洗,然後準備前往餐廳吃早飯。

為了保證勞工們有強壯的身體和充分的體力,法國人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早餐包括牛肉、牛奶、面包、雞蛋、土豆泥、黃豆罐頭等等。當然,這一切都是要勞工們自己出錢的,會從勞工們的薪水中扣除。

按照合同規定,勞工們的日薪是5個法郎,大概相當於一塊大洋多點,這五個法郎每天要扣除1.5個法郎的夥食費,然後扣除半個法郎的住宿費,再扣去25生丁的服裝費,以及25生丁的醫療保險,每位勞工每天大概可以拿到2.5個法郎,合大洋多半個。

此時的法軍士兵,日薪為10個法郎。

反正夥食費每天要扣,吃多吃少一個樣,因此勞工們自從上了船,吃飯的時候專挑牛肉、牛奶、雞蛋等營養豐富的食品,份量自然是能吃多少吃多少。

益民公司在招募勞工時,不僅對年齡進行限制,只要20歲至35歲之間的壯年男子,而且進行了嚴格的身體檢查,有眼疾的不要,患肺結核的不要,有花柳甚至有蛀牙的都不要。這樣一來,挑選出來的勞工不說個個身體強壯,起碼也是身體健康,底子不錯,只要營養跟得上,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是生龍活虎的棒小夥子。

從進入威海勞工營開始,這麽幾個月下來,充足的營養補充最直觀的成果,就是使勞工們的胳膊普遍都粗了一圈,身上其余部位的肌肉也更加發達。如果單看身體素質的強壯程度,他們和歐洲的年輕人已經沒太大區別,甚至更加精幹,更加靈活。

很快,黃富貴在樓層通道通知,底艙勞工前往餐廳用餐。

秦致遠拿起自己的餐具及水杯,同眾人一起出發前往餐廳。

餐廳位於甲板附近,兼顧郵輪上層套房裏的乘客以及下層普通船艙裏的乘客用餐。當然,上層套房裏的乘客,可以選擇在套房中用餐,下層普通船艙裏的乘客就只能前往餐廳。

秦致遠他們前往餐廳的時候,已經有幾波勞工用餐完畢,此時正在甲板上散步閑聊,利用難得的休息時間放放風。同在勞工營生活了幾個月,熟人挺多,路上不少人同秦致遠一行人打招呼,最受歡迎的居然是陳康健這個夯貨,可見心眼比較實在的人到那都會受歡迎。

秦致遠一路上刻意的觀察這些勞工,最後的結論是:他們的精神狀態還是不錯的。

因為清王朝已經覆滅,幾乎所有的勞工都剃了平頭,沒了那條礙眼的辮子,看上去順眼許多。所有的勞工都穿著統一的制服,胸前有五位數字的編號,看上去就和一群穿著號服的囚犯差不多,但是他們臉上卻都洋溢著熱情而又真誠的笑容,使旁人不自覺的受到感染。每天一個大洋的薪水雖說在歐洲不算高,但已經足以令這群淳樸勤儉的勞工們感到滿足。秦致遠一路上遇到很多人,他們幾乎都是笑容滿面,或者倚在欄杆上眺望船頭正對的方向,或者談笑風生充滿對美好未來的期望。

在這一刻,他們是滿足而又幸福的。

出門在外,同根同種,大家都難得的放下了那份對陌生人的警戒心,以及被社會磨練出來的虛偽,表現的非常親熱。

秦致遠也不由自主的融入其中,對那些熟悉的或者是不熟悉的勞工們致以微笑,以給人留下美好印象。在得到善意回應時,秦致遠還會多問一句“吃了沒?”,雖然只是短短一句話,卻也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那種熟悉的親切感油然而生。

中國人打招呼和西方人不同,中國人見面,通常用“吃了沒?”、“幹嘛去?”等等以提問方式打招呼,這種打招呼的方式更加有利於拉近彼此關系。

比如說一人問“吃了沒?”,另一人如果回答“沒呢。”先前那人就能能順口邀請:“我正要去吃呢,一塊?”於是兩個人結伴而行,通過一頓飯增加了彼此的了解,加深了彼此的感情。

又比如說一人問“幹嘛去啊?”,另一人順口回答:“洗澡。”先前那人就能順杆而上:“正好我也該洗了,同去,同去。”於是倆人結伴而行,洗個澡順便泡個腳,又一對好基友誕生了。

西方人不一樣,他們見面打招呼時更習慣於使用“你好!”,“今天天氣不錯。”等等陳述語式,這是因為西方人更加注重個人感受,注重保持禮貌距離的原因。雖然說不上誰對誰錯,但是這種話說出來就有一種拒人千裏的意思,給人感覺就是“大路朝天各走一邊”,既不如中國人打招呼來的親熱,又不利於繼續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