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戰術大家

第二天,暴雨傾盆如注。

雨季終於到了。

裝甲部隊不用說出動,他們連軍營的門都出不了,在曠野上走不到半裏地,履帶就會變成“泥帶”。

這樣的裝甲部隊沒有絲毫沖擊力。

秦致遠也遇到了問題,原因是早晨利奧泰給秦致遠打來的一個電話。

“秦,我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有一支部隊抵達巴黎,我將把他們分配給你,作為第18集團軍的機動部隊。”利奧泰笑得爽朗。

“是嗎?那簡直太好了,我一直在等待援軍,如果有援軍加入,或許明天我就能突破到蘭斯。”秦致遠大包大攬。

“哈哈哈……如果有援軍我當然會給你。”利奧泰哈哈大笑,顯然對於秦致遠的進展感到滿意。

秦致遠雖然沒有奪回法軍失地,但在這幾天的作戰中已經擊斃了數萬德國人,同時還有近萬名俘虜,比起開始驚艷現在毫無寸進的英軍,已經算是大放異彩。

誰說協約國內部沒有競爭的,法國人或許在海軍上無法和英國人一決高下,但在陸軍上絕對不能落在英軍後面。

這關系到協約國內部的序列,以及法蘭西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所以哪怕是把秦致遠的戰績無限拔高也不以為過。

“有一點要確定,如果你要給我剛從新兵營裏出來的新兵蛋子,那你不如給我一些自行火炮或者是坦克,那樣的話更加有效果。”秦致遠實在是不想要新兵。

新兵和老兵比起來,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勇氣”,但勇氣這個東西是最不值錢的,隨時可能會因為血灑疆場而變得一文不值。老兵們看似油滑,實際上卻往往是能堅持到最後的。

那句話怎麽說來著?

活著才有輸出!

“不是新兵,全部都是老兵……我也有個問題,秦,如果給你一些日本士兵,你有意見嗎?”利奧泰給了秦致遠一個出人意料的問題。

日本人?

對於華人來說,日本人代表的是血腥,是世仇,是國仇家恨,是那種如果開戰不需要動員的國家。

“日本人?我當然沒有意見,只是,他們來到歐洲了嗎?”秦致遠並不確定。

哪怕是秦致遠的歷史學的不好,秦致遠也知道日本人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沒有往歐洲派出一兵一卒,這和民國有點相似。

“是的,有一支日軍師團剛剛抵達馬賽,日軍第六師團。日本駐法大使本來是想要把這支部隊送到弗蘭德斯,但是相比較來說我們更加需要,所以,看你的意思。”利奧泰沒有多說,但秦致遠心中已經掀起驚濤駭浪。

至此,秦致遠可以完全確定,因為他的到來,歷史確實是已經改變了。

在原本的歷史上,民國沒有往歐洲派出部隊,只派出了勞工,但因為秦致遠的到來,勞工們組成軍隊加入法國外籍軍團,成為了一個變數。也同樣是因為華人軍團的崛起,原本只顧搶占中國市場的日本人終於坐不住,向歐洲派出一支部隊,用來增加他們的聲音力度。

牽一發而動全身?

或許!

“當然,我並不介意,在這個危急時刻,我們有共同的敵人。路易,我希望你記住,我是一名華人的同時,我也是法國人,為法蘭西盡忠是我的責任。”秦致遠說的大義凜然。

當然要這麽說,哪怕秦致遠恨不得明天一早,所有的日本人都會死於海嘯,秦致遠現在也要唱高調。

華人和日本人,說起來也是血海深仇,原因不是因為尚未開始的侵華戰爭,而是因為之前數千年的糾纏。

對於華人來說,日本人就是一個萬年小弟,他們就應該以華人的馬首是瞻,隨時隨地以臣視中原王朝這才是天經地義。但對於日本人來說,憑什麽就是華人第一日本人第二?

如果有機會,日本人也想當老大!

其實對於歐洲人來說,華人和日本人這點事都不叫事,歐洲各國之間,恩恩怨怨分分合合的大夥都已經習慣了。德國人可以去做英國人的國王,但回過頭來並不影響德國對英國宣戰;德國人可以向法國人臣服,但回過頭來並不影響德國帶頭組成反法聯盟。

可是對於秦致遠而言,日本人對於中國人來說顯然具有特殊意義。

這種特殊意義並不僅僅是學生對於老師的造反,更是叛逆對於傳統的挑釁,事關倫理,已經牽涉到中華民族的核心思想,由不得秦致遠不重視。

“很好,秦,明天明石元二郎中將將會率領日軍第六師團前往費爾昂塔德努瓦,從現在開始,這個師團將歸你指揮,隸屬於第十七集團軍。”利奧泰滿意。

“好的,非常感謝!”秦致遠面上現出一絲詭異的笑容。

第六師團,這就是挑起南京大屠殺的主力師團,雖然他們現在還沒有犯下這個錯誤,但這個師團的野蠻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