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臨床階段

進入十月份之後,世界大戰再次步入困境。

當秦致遠率領外籍軍團在蘭斯取得輝煌勝利之後,英國遠征軍總司令黑格好像是受到了刺激,他下令加大攻擊力度,至少要取得能和秦致遠相媲美的勝利。

但這又談何容易。

英國人在普盧默的率領下,接連取得了緬因路之戰和寶利根伍德戰役的勝利。巴伐利亞王子無法忍受部隊的接連失敗,親自來到前線督促作戰。

德軍因此恢復了一些士氣,在接下來的布魯克森戰役中,德軍雖然自身有三萬人傷亡,但英國人同樣有2.5萬人傷亡。

看上去,戰鬥又回到1917年之前的絞肉機模式。

不管是英國人還是德國人,都無法承受如此之大的傷亡。

於是英國人再次走馬換將,從高夫到普盧默,現在輪到了來自加拿大的阿瑟·克裏。

加拿大人的表現很不錯,他們在維米嶺戰役中,打出了英軍本年度最輝煌的勝利。

這本來應該大書特書,但曾經的輝煌現在已經被秦致遠的光環遮掩,變得暗淡無光。

阿瑟·克裏手中的部隊都是來自英國殖民地,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等。

英國人的殖民軍當然遠不止這些,在歐洲戰場上,還活躍著為數眾多的印度軍隊和廓爾喀步槍營,這是英國人最後的本錢,黑格不會把這些部隊配屬給阿瑟·克裏。

同樣是殖民大國,英國人從殖民地征召了上百萬的軍隊赴歐參戰,法國人卻只能組成幾個團,如果不是秦致遠橫空出世,甚至外籍軍團的規模不會超過五萬人。

從這一點上,能看出法國人在經營殖民地這方面和英國人的差距。

阿瑟·克裏仔細研究了當前的對峙形勢,然後持保守態度。阿瑟·克裏估計,如果在目前的情況下繼續進攻,要達到攻克帕斯尚爾的戰略目的,或許傷亡會達到1.6萬人。

雖然預感到將會傷亡慘重,但阿瑟·克裏沒有拒絕任務,依舊率領部隊發起進攻。

和阿瑟·克裏預估的一樣,第一次進攻傷亡慘重,但也給德國人造成同樣的損失。

三天之後,第二次進攻重新開始,還是一樣的損失慘重,甚至沒有任何改觀。四天之後,第三次進攻開始……

到十月中旬,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筋疲力盡的德國人被趕出帕斯尚爾領。和阿瑟·克裏預計的一樣,英軍傷亡1.6萬人,大部分是加拿大人。

這個結果直接導致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阿瑟·克裏在返回加拿大之後受到了審判。

當然目前來說,阿瑟·克裏是英國的英雄,沒有受到任何苛責。

截止到帕斯尚爾戰役勝利,英國人一共損失了25萬人,德國人的損失也差不多。德國人損失了118個師,很多師傷亡殆盡,英國人看上去只有43個師,但因為殖民地部隊源源不斷的補充,英國人的有生力量比德國人多得多。

黑格甚至在戰役還沒有完全結束的時候就宣布獲勝,因為協約國需要一場大勝提振軍心士氣。

就在十月份,德國人和奧地利人聯手發起卡波雷托戰役,也就是第十二次伊松佐戰役。

戰役發起之前,德奧聯軍有33個師,意大利人有41個師。

戰役發起之後,令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這次戰役居然演變成一場大潰敗。

因為6個德軍師隱蔽參戰,意大利人在三天之內投降20萬人,丟掉了1800門大炮,剩下的80萬人紛紛逃跑。然後在後續的戰鬥中,意大利人一共損失46萬人,其中包括26.5萬人的俘虜。

這個結果令所有人都無法忍受,那位喜歡每隔十個人就槍斃一個的意大利總司令卡爾多納被解職,羅馬政府倒台,這個爛攤子最終還是要英、法兩國來接手。

於是法軍西線總司令法約勒將軍和剛剛取得階段性進展的普盧默將軍立即接到命令,他們將率領五個法軍師和五個英軍師穿過阿爾比斯山下的隧道,前往皮亞韋河建立防線,協助意大利人加強防守。

看上去,秦致遠和英軍通過一系列勝利取得的進展被意大利人丟了個幹幹凈凈。

也並不全是壞消息,10月中旬,科西嘉島終於有好消息傳來。

其實早在七月份,青黴素的研究就處於隨時有可能成功的狀態。

第一批成品被用在試驗用小白鼠身上,然後是猴子、猩猩,再然後是德軍戰俘。

大戰開始到現在,法國大概俘獲了四十萬德軍戰俘,其中近半是秦致遠在本年度俘獲的。

這些戰俘被廣泛用於挖礦和修路,從事的都是繁重的體力活。

威廉皇儲被俘之後,他在半個月內走訪了十幾個德軍戰俘安置點,然後向法國政府提交了要求改變戰俘生存環境的要求。

身為一個戰俘,能夠提出這種要求確實挺奇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