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集體拋棄

當時間進入1918年,世界大戰已經走到窮途末路。

協約國因為1917年發起的數次進攻,雖然看上去有輸有贏,但至少保持了進攻的態勢。更因為秦致遠率領外籍軍團獲得的兩次勝利,看上去局面占優。

但尼維勒和黑格的貿然進攻給英、法兩國軍隊帶來了極大傷亡,再加上意大利戰線的崩潰重組,協約國並沒有一口吞掉德國的實力。

德國人雖然感到疲憊,但並沒有完全絕望,魯登道夫繼續國內的洗腦,德國人普遍認為只要他們再加一把力,德國就會占領巴黎。

所有問題的關鍵就在美國人,按照魯登道夫的預計,在法國的美軍部隊到年中將擁有25萬人,到時候將成為決定勝負的力量,德國如果想要獲得勝利,必須在六月份之前擊敗協約國。

實際上也確實是如此。

到了1918年,英、法兩國終於肯面對現實,如果沒有更多的新鮮血液加入,協約國無法徹底擊敗德國人。

秦致遠確實能打,但秦致遠也不可能只手擎天。

在蘭斯戰役中,秦致遠的外籍軍團一度打到埃納河畔,但最終又退回到敘普何,因為陣地太過突出,已經受到德國人的三面圍攻,為了和其他陣地保持平衡,福煦命令接替外籍軍團防守的第10集團軍後撤20公裏。

在去年底的協約國首腦會議中,協約國首領一致決定,在1918年不再發動大規模攻勢,他們想要采用一種更加劃算的方式戰勝德國人——把德國人活活耗死。

魯登道夫明白德國面臨的處境,因此不會給協約國消耗德國的機會。

那麽魯登道夫會選擇何處發動進攻,就成了協約國的頭等大事。

目前的西線,還是一條彎彎曲曲的戰線,黑格手中有57個師,分別來自英國、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以及葡萄牙,這些部隊防守著從弗蘭德斯到索姆河以南25公裏之間的漫長戰線;福煦手中則有包括外籍軍團在內的104個師,其中60個被布置在第一線,其余的分布在縱深戰線,以及“兵變”之後才開始的輪休。

相對來說,福煦手中的兵力較多,但福煦負責防守的戰線也更長,因此英法兩國在西線面臨的壓力差不多。

雖然知道德國人在1918年肯定會發動進攻,但英國遠征軍總司令黑格在布局上出現了紕漏。

英軍第五集團軍總司令休伯特·高夫奉命防守英、法兩國軍隊的陣地結合部,第五集團軍只有14個師,要負責防守52英裏長的戰線,而在第五集團軍北部的另外兩個集團軍加起來擁有32個師,只負責61英裏長的防線。

這樣一來,如果刨掉去年支持意大利戰線的五個師,黑格手中只剩下六個師的機動兵力。

因此黑格和法軍參謀部聯系,想建立一個支援機制,當任何一方的防線遭遇維基的時候,另一方必須無條件支援。但限於黑格手中只有六個師的機動兵力,負責談判的法軍總參謀長貝當也承諾在英軍遭遇緊急情況時,會排出六個法軍師前往支援。

於是當高夫向黑格抱怨要求增兵的時候,黑格告訴高夫,一旦他的防線出現問題,法軍會派出部隊支援。而此時貝當給法軍下達的作戰命令是,一旦戰局不利,法軍要退往巴黎,保證巴黎的安全,而不是救援英軍。

之所以會出現如此之多的變故,源於英軍內部的人事變動。

黑格對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的不恭敬人盡皆知,勞合·喬治也看黑格不順眼隨時都想收拾,兩個人在指揮上也有很多不同意見,種種原因累積到一起,終於在1918年初爆發。

1918年初,勞合·喬治逼迫黑格更換了他的總參謀長、副總參謀長、情報部門負責人、工兵負責人、醫護部門負責人,看上去除了黑格,勞合·喬治把遠征軍司令部換了個遍。

同時勞合·喬治任命亨利·威爾遜擔任去年決定成立的最高戰爭委員會中的軍事代表,這對黑格又是一個冒犯。亨利·威爾遜和黑格之間關系不和,他常常批評黑格,是黑格的競爭對手。

黑格當然不會示弱,於是拉攏英軍總參謀長威廉·羅伯特·羅伯遜一起對抗勞合·喬治。

因為威爾遜是勞合·喬治排出的,同時又是羅伯遜的手下,於是就衍生出一個問題,威爾遜到底應該向勞合·喬治匯報工作,還是想羅伯遜匯報工作。

威爾遜選擇勞合·喬治,這引起了羅伯遜的不滿,羅伯遜向勞合·喬治證明了他是忠實於原則而不是權利,向勞合·喬治提出,如果威爾遜不按照規定聽從參謀部命令,那麽羅伯遜就將辭職。

勞合·喬治求之不得,於是羅伯遜辭職。

羅伯遜也算是求仁得仁。

羅伯遜的綽號叫“快活人”,他是英軍中唯一一個從士兵晉升到元帥的人。辭職之後的羅伯遜在給黑格的信中寫道“我已經厭倦了這充滿死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