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租界

發生在太平島上的事,頓時引發軒然大波。

太平島上的日本人是商人組織的,並不是政府行為,而太平島又從來都不是日本領土,日本人開采上面的磷礦等於是“盜采”。

既然已經上升到道德高度,那日本人原本是沒有什麽底氣鬧騰。

但因為出來維權的是蘭芳人,於是日本人就有了話說。

沒錯,太平島的所有權的確不屬於日本,但也不屬於蘭芳,太平島是民國的,既然民國政府都沒有發出聲音,蘭芳政府憑什麽驅趕日本商人?

蘭芳政府則是出示了一份證件,上面清清楚楚的寫著,民國北洋政府將南海諸島的管理權委托給蘭芳處理。

頓時輿論大嘩,尤其是南方軍政府,一幫人上躥下跳,表示對這份“委任狀”的不認可,同時再次重申進攻北洋政府,統一民國的決心。

而這一次,輿論的導向已經和幾個月前不大一樣。

《每日新聞》創刊小半年,的確成績顯著,最明顯的一個方面就是民國上下對於蘭芳的認知。

尤其是近段時間以來,為外籍軍團翻案的文章頻繁見諸於報端,反思前段時間“運動真相”的文章也開始出現,很多人開始重新思考,在《凡爾登條約》上簽字,到底是無奈的愛國還是徹底的賣國。

當然了,這種反思僅限於北洋政府的控制地區,在南方軍政府的控制地區,“反蘭芳”,“反外籍軍團”的聲音依然是主流。

於是南方軍政府雖然還沒有進攻北洋政府,媒體界已經是各執一詞,劍拔弩張。

南方軍政府控制地區的媒體緊抓住北洋政府“喪權辱國”這一點不放,對於北洋政府公然出賣國家領土的行為表示反對。蘭芳現在已經自立一國,北洋政府把南海諸島的管理權“讓予”蘭芳就是對國家主權的出賣。

以《每日新聞》為主的北洋政府控制區媒體則是公開諷刺,KMT不準蘭芳涉足南海的行為是“寧與洋人,不與家奴”。蘭芳雖然自立一國,但和民國還是同根同種,一衣帶水,KMT明知道民國政府無力維護南海主權,寧願讓日本人盜采島嶼上的資源,也不願意讓蘭芳來維權,奴性何其嚴重。

好吧,自從清帝國滅亡之後,“奴性”這個詞的殺傷力巨大,所以南方軍政府在這場辯論中看似落於下風。

然並卵,不要臉的人之所以不要臉,就是因為他們心中的道德水準已經嚴重偏離,他們根本就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不要臉,而是認為理所當然。

蘭芳沒有興趣和南方軍政府打嘴官司,從太平島開始,蘭芳的軍艦就像是播種機,開始頻繁穿梭於北海諸島上,把一隊隊海軍陸戰隊的戰士送上北海諸島,充當守島部隊,開始對北海進行實際占領。

其實也沒派幾個人,哪怕是面積最大的林島,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永興島,蘭芳也只派出了一個排,在上面建立一座無線電報站,用來和蘭芳國內互通有互,至於面積較小的西月島、南威島等島嶼,蘭芳只派出不到一個班,僅僅是象征性的守島部隊。

別看就這麽幾個人,已經足夠彰顯主權了。

目前的北海,周圍只有五個國家,蘭芳、民國、法屬印度支那、美屬菲律賓、以及英屬馬來亞。

法國和蘭芳是盟友,民國無力幹涉,美國人和英國人想伸手卻沒有法理依據,只能悻悻然的表示關切。

而日本作為一個域外國家,對南海表示出了超乎尋常的熱情,據說在日本國內,已經有所謂的“專家”開始尋找相關文獻,想找到證據證明日本和北海也有關系。

好吧,這注定是徒勞的,日本人和北海一點關系都沒有,日本男人在歷史上出海,為的是在黃海上當海盜,而日本女人出海為的是找華人配種,單單是黃海已經能夠滿足日本人的需要,日本人的觸手從來就沒有伸到北海過。

其實在北海沒有證明有油氣資源之前,關於北海所有權的爭議一直都不存在任何問題,相關海域的國家可能會對蘭芳大肆排出守島部隊的做法感到不齒,卻並沒有感到切膚之痛。

這個時空和另外一個時空不同,現在的北海沒有任何采油設備,相關國家也沒有在北海進行資源勘探,因此除了秦致遠,沒有人知道北海的海底到底都有些什麽。

當然了,除非蘭芳對北海進行大規模開發,否則所有人都不會知道北海海底的秘密,因為現在這些島嶼包括附近的海域都屬於蘭芳,除了蘭芳,別的國家沒有資格在這些地方開展勘探工作。

占領這些島嶼,還有其他特別的作用,尤其是像林島、太平島這樣的面積較大的島嶼,上面其實都可以修建機場,這就等於是一艘艘不沉的航空母艦,把蘭芳的國境線直接向北推進了1000多公裏,蘭芳境內面積最大的望海州居然成了內陸島,大大降低了防守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