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落後就要挨打

建設金蘭灣是個大工程,不算建築材料,10萬名工人,每個月的消耗超過200萬元,這還沒有算上從暹羅購買的糧食費用。

好在秦致遠手中還有點家底,如果支出不會進一步擴大,現在這個花法還能花的起。

人多有人多的好處,10萬人一起動手,就算是趕不上另一個時空中的“全國大會戰模式”,卻也差不了太多,金蘭灣基本上是一天一個樣,建設進度令人瞠目結舌。

當然了,瞠目結舌的是巴斯蒂安,不是秦致遠,見識過另一個時空中各種“速度”的秦致遠感覺還有點慢了。

其實在這個大型機械還沒有廣泛使用的年代,一個港口的施工進度都是以“年”為單位在衡量。

金蘭灣的一期工程預計需要一年半,到那時金蘭灣將會擁有十一個碼頭,六十多個泊位,可以停靠包括戰列艦在內的所有蘭芳軍艦。

與此同時,各種配套設施也在同時敷設,火電廠、炮彈廠、魚雷廠、水雷廠、甚至有一個擁有四個五萬噸級船塢的造船廠,這些所有的東西加起來,將會共同構成金蘭灣這個遠東最大的海軍基地。

不對,還不算最大,日本的橫須賀才是最大的軍港。

不過總有一天,金蘭灣會成為遠東最大的軍港。

對於這一點,秦致遠很有信心。

在過去的一個月裏,其實發生了很多事情,包括《凡爾賽合約》的簽訂,俄羅斯內戰的暫時停火等等,這些事有效的分散了蘭芳在北海“奪島”行為的影響力,同時也降低了全世界對蘭芳租借金蘭灣的敏感度。

沒錯,經過近半年的利益交換,《凡爾賽合約》終於簽訂,民國北洋政府的代表顧維鈞也在合約上簽了字,這表示民國也成為了世界大戰勝利國的一員,並且同時順利加入國聯,終於開始試探性的融入國際社會。

令人感到無語的是,美國沒有在《凡爾賽合約》上簽字,因為美國人發現他們在凡爾賽合約中什麽都得不到,沒有殖民地,沒有市場,只有錢。

而美國是全世界現在最有錢的國家,人家根本不缺錢。

《凡爾賽合約》對德國的懲罰非常嚴厲,德國損失了百分之十三點五的領土,百分之十二點五的人口,以及所有的海外殖民地。

根據《凡爾賽合約》的規定,德國人只準保留十萬人以下的陸軍,海軍只準保留6艘排水量在一萬噸以下的戰列艦,同時德國不準擁有潛艇,不準發展空軍,陸軍不準裝備坦克和重機槍等等。

德國人甚至喪失了進出口權利,因為《凡爾賽合約》規定,德國人如果想要出口商品,要加收差不多四分之一的費用,這無疑加大了德國產品的成本,降低了德國產品的競爭力,是英法的地位更加穩固。

同時,德國人還必須付出2260億金馬克的賠償,這筆錢約等於113億英鎊,並且要求用黃金支付。

很苛刻的條款,幾乎所有人對這個《合約》都不滿意,除了蘭芳。

對這個《合約》最不滿的德國人,作為《凡爾賽合約》的受害者,威廉三世曾經考慮過拒絕簽訂,但在首相馬克思親王和陸軍總參謀長興登堡的勸說下,威廉三世最終選擇把仇恨埋在心裏,忍氣吞聲的在《合約》上簽字。

德國人的不甘所有人都看得到,特別是法國人。

克裏蒙梭曾經有意肢解德國,但遭到英國人的極力反對,英國人想讓德國人付出代價,但不想過分消弱德國人,英國人不想看到法國人在歐洲大陸一家獨大。

那不符合英國的利益。

實際上,很多英國人認為《凡爾賽合約》對德國太過苛刻,這可能導致德國在未來會重新成為不安定因素,但這些人的意見沒有得到廣泛認可,於是《凡爾賽合約》就成了這個樣子。

不過在簽字之後,英國人很快就意識到,如果沒有德國的制衡,法國人回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於是英國又開始向德國提供貸款,幫助德國恢復經濟。

與此同時美國人也對《凡爾賽合約》表示不滿,美國人沒有得到任何東西,除了錢之外,當然了,同時伴隨的還有美國的國際地位的提高,但這是隱性的東西,從表面上並看不出來。

在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資本獲利豐厚,戰後,美國人繼續揮舞資本大棒,向德國開始提供貸款。

這些貸款從英國人和法國人手裏轉了個圈,然後又回到美國人手裏,但美國人收貨了一大批優惠條件,從這個角度上看,美國人是世界大戰最大的受益者。

蘭芳對於《凡爾賽合約》感到滿意是有原因的,因為法國人的爭取,蘭芳獲得了一筆象征性的賠款,作為對外籍軍團的補償,這得到了英國和美國的一致同意,秦致遠之所以有錢建設金蘭灣,就是源自這筆德國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