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革命輸出

投名狀,這聽上去是要逼上梁山的節奏。

實際上,秦致遠就是這麽打算的。

其實關於如何把望海州上的英屬馬來亞領土和鄭和島合情合理的弄到手,秦致遠也黃博涵他們已經開會商量了很多次。

看上去最有效的一個方法,就是蘭芳支持當地的原住民反抗殖民統治,先謀求獨立,然後再合法的加入蘭芳。

這種方式其實也是秦致遠最熟悉的,但同時也有一個巨大的隱患。

如果蘭芳支持當地人起義,那麽肯定要選擇在當地有名望的人當作首領,而人的欲望總是會變得,那些人或許在最初的時候會選擇和蘭芳好好合作,以尋求獨立。

但當成功的獨立之後,誰都不知道那些人的心思會不會膨脹,如果他們想真正取得實際上的獨立,那可就成了偷雞不成蝕把米。

其實也沒事,蘭芳能支持第一次反抗運動,那麽就能支持第二次,如果到時候那些領導人選擇真正獨立,蘭芳要做的也不過是把之前做的事再重復一次而已。

無論是誰,在這種前提下,都會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決定吧。

當然了,那只是在最壞的情況下,一般情況下來說,那些人既然能夠混到身居高位,自然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比如秦致遠眼前的李宗方和秦華人,這兩個人看上去就不像是笨蛋。

相對來說,秦致遠對於秦華人更加好奇,因為秦華人居然宣稱他手下有近萬人,這令秦致遠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要知道,秦華人所在的鄭和島就是另一個時空的巴拉望島,據秦致遠所知,那個島嶼一直到21世紀都是人煙稀少,以原汁原味的自然風貌而著稱,但在這個時空,秦華人居然能在鄭和島上拉起近萬人的隊伍,這讓秦致遠感覺有點好奇。

要知道,想要組成一萬人的部隊,至少要有10萬人的人口基數或者是更多,而鄭和島無論怎麽看都不具備養活10萬人的條件。

現在是20世紀初期,土地的產量還沒有21世紀那麽變態,雜交水稻也沒有出現,養活十萬人需要的土地數量不少,或許把整個鄭和島上的土地全部開發有可能,但現在看上去很明顯可能性不大。

聽到秦致遠的疑問,秦華人自然是問一句答十句:“鄭和島上原本就只有千多人,所以美國人只上來過一次,然後就從來沒來過。”

20世紀初期,不管是美國人還是英國人,他們的殖民行為都是為了傾銷本國的工業品,所以殖民地的人口才是這些殖民者需要的東西,沒有人就不會產生消費,自然也就沒有傾銷工業品的機會,因此當美國人發現鄭和島上只有不到千人,也就對鄭和島喪失了興趣。

由此可以想象,民國那四億五千萬人的超級大市場的誘惑到底有多大。

“大瘟疫爆發之後,金大人派人登上鄭和島,為那些不幸染病的人處理後事,同時也救了我們這些還沒死的人……”秦華人說的很動情,邊說邊擦拭眼角,看來那段時間的生活,給秦華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金大人就是金泰和,金泰和的部隊現在負責望海州的防禦,鄭和島方向正是金泰和的防區。

哦……望海州的英屬馬來亞地區也是屬於金泰和的防區。

“這瘟疫極其兇殘,好好的一個人,早上還活蹦亂跳,中午就可能染病,然後晚上就可能喪命,不管是多好的良醫都束手無策,金大人派來的部隊能治病的消息傳開後,很多人來到鄭和島求醫,因此鄭和島上的人口數量現在已經遠超過十萬人,所以臣才能拉起近萬人的部隊。”秦華人言語中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其實說起來,秦華人沒有接受過多少教育,這表明秦華人之前的家庭條件並不太好,但能在這次西班牙大流感肆虐的過程中抓住機會拉起一支人馬,秦華人也算是善於抓機會。

所以說,生活中的機會真的是無處不在,就看能不能在機會出現的時候牢牢抓住。

相對來說,李宗方可能之前的家庭條件不錯,也接受過更多教育,社會地位比較高,而這樣的人如果鬧起革命才是最徹底的,因為他們能狠下心來放棄現有的東西,這無疑需要大智慧。

“陛下,如果陛下能讓金將軍向沙撈越派出一部分軍官,我可以保證,旬日間拉起一支上萬人的部隊沒有絲毫困難,而且武器裝備不需要陛下憂心,臣家中薄有余資,武器裝備臣可以一力承擔。”李宗方確實能狠下心來。

李宗方請求秦致遠派軍官,那也就是說,李宗方放棄了軍隊的領導權,這等於也讓出了沙撈越以後的主導權,看上去誠意更足。

李宗方估計也是家學淵源,不可能不知道軍隊對於統治者的重要性,如果不知進退,那是真正的取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