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投名狀

當時間進入七月份,俄羅斯內戰實際上已經停止。

俄羅斯布爾什維克的代表和聯合政府以及南俄武裝力量的代表共聚巴黎,試圖找到一個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辦法結束戰爭。

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布爾什維克是無產階級成立的國家,聯合政府是資產階級成立的國家,他們的矛盾無法調和,想要找到一條和平的道路異常艱難。

但不管是聯合政府還是布爾什維克,都沒有了將戰爭持續下去的能力,因此縱然是不甘心,各方也只能坐下來談和。

哪怕是為了下一階段的戰鬥積蓄力量,現在也要有個喘息的時間。

無論任何,俄羅斯的戰事算是告一段落,但與此同時,歐洲大陸並沒有因為世界大戰的停止的恢復平靜,戰爭再次爆發。

爆發的起因還是領土問題。

意大利人雖然首鼠兩端,但總算是在戰爭中間站對了位置,成為了戰勝國的一員,因此在戰後,理所當然的向克羅地亞提出領土要求。

這個要求被拒絕了。

於是意大利人憤怒的退出巴黎和會,他們不準備在巴黎浪費時間,準備用武力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

好吧,因為奧匈帝國的解體,因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解體,意大利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強大,意大利人開始試圖掙脫英國人和法國人聯手打造的牢籠,想要獲得於國家地位相匹配的待遇。

但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說的就是意大利人,他們的野心注定是鏡花水月,如果沒有英國人和法國人幫忙,意大利早就在戰爭中亡國。

土耳其人和希臘人也爆發了戰爭,原因還是領土。

不過這一次,是法國人蓄意挑撥的。

土耳其人在戰敗之後默默接受了帝國解體的命運,而法國人為了強化自己的巴爾幹半島的地位,要求把愛琴海港口城市士麥那割讓給希臘。

土耳其人爆發出驚人的力量,他們在穆斯塔法·基馬爾這位加裏波裏英雄的率領下,發動了對希臘的戰爭,直到完全占領了士麥那港才收兵罷戰。

再向北一些,新成立的國家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之間也爆發了戰爭,沖突的起因還是因為領土,同時,在特蘭西瓦尼亞、烏克蘭、高加索地區都有武裝沖突,原因同樣都是因為領土。

好在這些沖突的規模都不大,歐洲才沒有爆發另一次全面混戰。

當然了,這更可能是因為歐洲已經筋疲力盡,人們不願意繼續作戰,各國都沒有足夠的兵力用於戰爭,所以戰爭才被限制在一定規模之內。

相對於戰亂紛飛的歐洲,東南亞相對平靜。

蘭芳正在進行大規模建設,很多勞動力被吸引到蘭芳,他們被分配到不同地方,北至海參崴、南至黑得蘭港,也包括剛剛動工的金蘭灣,以及已經動工半年多的望海州各地。

因為大量的勞動力都有了一份正經工作,所以社會上的不安定因素減少很多,雖然也有局部的不和諧,但總體上說起來是平靜的。

不和諧的地方在鄭和島以及望海州以前的英屬馬來亞地區。

這兩個地方現在都是蘭芳實際占領,在去年冬天的那場大規模疫情中,英國人和美國人爭先恐後的逃離上述兩地,而蘭芳政府不畏病毒,派出工作組和軍隊進入上述兩地,把當地居民從瘟疫的威脅中解救出來。

沒錯,就是瘟疫。

對於這場已經爆發了兩次的大流感,病理原因到現在還沒有弄明白,之所以被稱為“流感”,大概是因為傳播的速度和流行性感冒比較相似,但從青黴素可以對病毒產生作用來看,哪怕是感冒,也是病毒性感冒。

對此時的醫療條件並不發達,很多病症並沒有細分化,致病成因和病症類型都沒有明確劃分,所以在上述兩地,這個所謂的“流感”也就成了瘟疫。

當危險來臨的時候,英國人和美國人只顧保護自己,放棄了那些當地居民,當想而知,望海州上的英屬馬來亞地區民眾以及鄭和島地區的民眾對於英國人和美國人的痛恨之情。

因此當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當英國人和美國人想要返回上述兩地時,遭到了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

七月上旬,蓬萊島上的黑天鵝城堡迎來兩位特殊的賓客,分別是馬來人李宗方,以及菲律賓人秦華人。

好吧,用這樣的方式介紹這兩位似乎不太合適,因為不管是李宗方還是秦華人,他們都認為自己是蘭芳人,而不是所謂的“馬來人”和“菲律賓人”。

李宗方確實是姓李,有一部分華人血統,而秦華人則是不折不扣的菲律賓人,和華人沒有絲毫關系,不過為了表達自己的向往之情,秦華人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秦”這個和秦致遠一樣的姓氏,又把名字改成“華人”,以表達自己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