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皇家影業

華人對待日本人的態度,其實是很復雜的。

一方面,華人打心底裏看不起日本這個上千年的小弟,一句“小日本”充分表達了華人對日本人的輕蔑態度。

另一方面,從甲午清日戰爭之後,華人對日本人取得的成績又是目瞪口呆的。

日本人把大清帝國幹敗了且不說,畢竟一個蠻族主導的國家,不能代表華人真正的實力。

但日本人沒隔幾年又把俄羅斯人給幹敗了,這就令華人感情復雜了。

俄羅斯人,那可是洋人!

能打得洋人認輸,這可不是僥幸,還是需要一定實力的,於是華人再看日本人,感覺已經差不多到了羨慕嫉妒恨的層次。

於是很多人就認定,華人想要崛起,想要建設好自己的國家,那麽就要像日本人學習,看看這個上千年來的小弟是怎麽做得。

抱有這種思想的,絕對不是一個兩個,而且往往是文化層次越高,見識面越廣,就會愈發的這麽認為。

黃銀鎔就是他們其中之一。

想要轉變這些人的思想,必定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還要輔以其他手段,還好秦致遠又準備。

晚上,一場宏大的表演終於拉開序幕。

大概從前年開始,秦致遠就在當時還在歐洲征戰的外籍軍團中設立了宣傳部這一職能部門,宣傳部的任務使用鏡頭和攝像機記錄下外籍軍團的點點滴滴,用影像資料的形式把這一切記錄下來。

兩年之內,宣傳部拍攝出上萬張照片,以及近百小時的錄像資料,用鏡頭真實記錄下無數張鮮活的面孔,也記錄下外籍軍團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強大的整個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兩年內,先後有17位以“戰地記者”名義活躍在前線的新聞工作者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遇難,他們本身的事跡,就和他們正在記錄的事跡一樣悲壯和偉大。

返回蘭芳之後,在秦致遠的授意下,這些影像資料除了被送往博物館和档案室之外,蘭芳宣傳部又組織人手對所有的鏡頭和膠片片段進行整理,試圖整理出一部能反映外籍軍團在歐洲浴血奮戰的電影。

於是就有了這部《香檳沙隆》。

其實早在半年前,《香檳沙隆》就已經基本整理出來,但在秦致遠審核過後,秦致遠又給導演組提出一些意見,導演組自然是堅決執行,於是這一次又足足過了半年之久,中間歷經四次修改,這才有了最終版本的出現。

秦致遠原本是打算等到過年的時候再公開上映,那樣既可以豐富蘭芳人民的娛樂生活,又可以提振蘭芳的民心凝聚力,但在觀看完最終版本之後,秦致遠感覺還是不要等到過年公映了,那樣喜慶的日子裏,實在是不適合播放《香檳沙隆》。

於是《香檳沙隆》的首映式就被放在晚上的晚宴之後,這個機會也算是難得,畢竟和蘭芳有外交關系的幾個當世大國的駐蘭芳使節都在金蘭灣。

當然了,也包括巴斯蒂安。

“香檳沙隆,那的確是外籍軍團進行過的最勇敢的戰役之一,但我很懷疑,用這種供人消遣的方式把這場戰爭重現,是不是對逝者不太尊重?”受到秦致遠邀請,和秦致遠坐在一起觀影的巴斯蒂安有不同意見。

就目前來說,電影還是個新鮮事物,很多人甚至沒有看過電影,對於紀錄片形式的電影更是聞所未聞。

雖然十年前愛迪生就發明了有聲電影,但目前的電影,全部都是無聲電影,為了使電影擁有聲音,很多影院使用現場樂隊配樂的方式,來為電影增加更多色彩,因為樂隊的加入,電影也被稱為是高雅藝術,紀錄片什麽的,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

秦致遠顯然不是這麽想,秦致遠看過的紀錄片多了去了,看過的各種大片也多了去了,所以秦致遠肯定不會忽視紀錄片的宣傳效果。

“不,對於那些曾經浴血奮戰過的人來說,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們曾經來到過這個世界上,讓他們的親友知道他們曾經有多麽勇敢,那才是更重要的。”秦致遠不同意巴斯蒂安的說法,在蘭芳,不需要出現“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勛永垂不朽”之類的情況。

“好吧,你是國王你說了算,不過為什麽沒有現場樂隊?難道這是一場真正的默片?”巴斯蒂安就像是好奇寶寶。

“這是有聲電影,不需要現場樂隊的陪襯,你想要的,這部影片裏都有。”秦致遠得意。

沒錯,這就是有聲電影,既然是國家形象宣傳的一部分,秦致遠再投入上肯定不會吝嗇。

就在秦致遠和巴斯蒂安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的時候,賓客們正在逐漸進場,這個會場是金蘭灣造船廠平時開會時使用的大禮堂,現在拿來做電影放映廳倒也合適。

就在禮堂外,還有十個放映小組正在忙碌,這十個放映小組將會同時播放《香檳沙隆》這部影片,然後從明天開始,這些放映小組就會奔赴全國各地巡回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