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治國還是比做菜難

裱糊匠也是分档次的,如果曾經的大清帝國是一間茅草房,那麽現在的英國就是到處是破窗戶的帝國大廈,這之間的差別還是有點大。

修理破窗戶可以是換塊玻璃,也可以是把墻砸掉直接換窗戶,效果不一樣,結果自然也就不一樣,現在的勞合·喬治看上去手裏拎著的是大錘,估計換玻璃是用不上的。

這也是前車之鑒,所以陸徵祥就心有戚戚:“總督府改司令部已經取得階段性進展,接下來就是進一步軍政分離,英國這樣的事,一定不能發生在咱們蘭芳身上。”

從年初開始,蘭芳進行了一系列的大調整,涉及到軍政系統的方方面面。

曾經的蘭芳因為政務方面人手不足,在本土之外的領土全部實行的是總督制,陳康健、劉子正他們因此被分散到各地,成為封疆大吏,為蘭芳鎮守邊疆。

現在蘭芳立國已經四年多,已經培養出來一大批有經驗的基層公務員,如果再實行總督制,就有可能會引發各種不忍言的事。過年的時候,借助陳康健他們回來團聚的機會,秦致遠表達了想把總督府改駐軍司令部,軍政分離的想法,這贏得了以陳康健為首的總督們的一致贊成。

其實把總督府改為駐軍司令部,對於陳康健他們這些總督手中的權利是個削弱,但陳康健他們還是表現出了對秦致遠的衷心擁護,對秦致遠的做法幾乎沒有任何抵觸。

改制之後的北疆區被劃分為六個州,其他高麗和瀛洲都是單獨的一個州,只有日本比較特殊,因為共管的原因,日本名義上還維持著一個獨立國家的存在。

改制之後,陳康健從北疆區總督任上卸任,對於北疆區總司令沒有絲毫興趣,回到蘭芳擔任第一裝甲集團軍軍長,同時兼任陸軍部部長。

很奇怪是不是,陸軍部部長這個職務居然是兼任。但在陳康健看來,他對這個陸軍部部長也沒興趣,只想擔任一支裝甲部隊的指揮官,在秦致遠身邊待在蓬萊島上哪都不去。

有陳康健的珠玉在前,劉子正、張添壽他們也不甘落後,劉子正擔任曼谷軍區司令官,張添壽則是去了望海州,接替金泰和的職務,擔任駐紮在望海州的陸軍第二集團軍司令,金泰和則是去了外籍軍團,擔任外籍軍團的總司令。

這一番令人眼花繚亂的人事調動下來,確實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點小混亂,不過從長遠來看卻是消除了各地總督們尾大不掉的隱憂,加強了蘭芳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對於蘭芳的長治久安意義非凡。

“只要維持咱們華人在各地的人口優勢,那些地方就算是想亂也亂不起來,現在的形勢不比以往,咱們蘭芳就算是國土廣袤,從本土調動部隊去北疆區也用不了一個月,所以不用擔心。”秦致遠倒不太擔心英國的事情會發生在蘭芳身上,對一手構建的國家結構還是有信心。

蘭芳雖然不允許有民族之分,其實在蘭芳內部,小範圍對這件事還是有討論。目前的蘭芳嚴格說來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東方人、西方人都有,這是從蘭芳剛立國時就事實存在的國情,如果仔細劃分,西方人中有德裔、法裔、俄羅斯裔,東方人中有華裔、安南裔、高麗裔、爪哇裔、甚至是日本裔,還是相當復雜的。理想狀態下,等過個幾十上百年,將會出現民族大融合,到時候就將沒有華裔、德裔、或者是其他的什麽裔之分,這其實是一個導向問題,只要官方不經常強調,沒有政策傾斜,沒有人願意當少數派。

“也還是有人說三道四,最近咱們學校裏就有所謂的大師宣傳皇漢論,什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大漢天威君臨天下之類的,有幾位教授牽頭組織起了一個叫‘興漢’的組織,主要是宣傳漢文化的,還別說,他們學校裏申請加入蘭芳籍的還真不少。”陸徵祥有點樂見其成的意思。

從五年前開始,蘭芳就開始組建童子軍,現在最早的那一批童子軍中如海曼、吉拉爾丁之類的佼佼者已經開始工作,大多數童子軍還在學習,蘭芳為此已經建立起高等院校,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基礎教育。

既然有了高等院校,傳統文化教育也已經提上日程,相對於科學教育,傳統文化教育更加重要,這能增強國民的信心,凝聚向心力,增強那些異族對於漢文化的興趣和向往,是國民教育中的重點組成部分。

其實蘭芳的文化底蘊相對來說底子還是有點薄弱,因此很多漢文化方面的教授要從民國聘請,北洋政府對這方面倒是不加限制,但那些教授的表現實在是有點不盡如人意。

“對於這樣的組織要保持警惕,如果僅僅是宣傳漢文化那還好說,如果他們開始挑唆漢民族和其他民族的紛爭,那麽必須堅決制止,必要時可以強制解散,如果是國民,可以以叛國罪論處,如果是其他國籍,全部驅逐出境。”秦致遠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