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

蘭陵島,潘多拉酒店。

這是蘭陵島上面積最大,設施最豪華的賭場,同時也是最好的酒店,蘭芳政府把會議地點設在這裏,也算是獨樹一幟。

名義上這次會議是為了討論暹羅的局勢,主角是蘭芳、英國、法國三個國家,美國、德國、意大利、白俄羅斯等國有列席,唯一少的是當事國暹羅的代表。

拉瑪六世全家都已經死於戰火中,暹羅全國居然連個普遍意義上的民意代表都找不出來,其實人選還是不少,但蘭芳找到的代表英國和法國不承認,同樣的道理,英國人找的代表和法國人找的代表也沒有獲得通過,酒店外曾經有暹羅人抗議,不過那些人一無例外都在蘭芳國家安全局的小黑屋裏喝茶,所以就導致了這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局面。

看上去這很像是帝國主義霸權的集中體現,但實際上這就是20世紀初國際會議的常態,拳頭大就是真理,這句話的含義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會議進行的過程很不和諧,第一天英國政府的代表就態度激烈,蘭芳和法國穿同一條褲子,自然對英國人寸步不讓,然後激烈言辭上升為破口大罵,然後變成摔杯子,繼而發展成拿記事本互相攻擊,整個會場烏煙瘴氣,很難想象,這是當世幾個大國之間的“友好”典範。

英國人態度激烈是有理由的,其實在會議之初,蘭芳和法國就達成了共識,一致同意對暹羅實施共管,具體的勢力範圍就以現在的局勢劃分。

這個分配方式原本對英國比較有利,但鑒於英占區現在的緊張局勢,英國人對這個分配方式非常不滿。

在英國占領的暹羅北部十個府內,反抗活動此起披伏,大大小小上百股打著“自由軍”、“自治聯盟”等旗號的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讓英國人顧此失彼焦頭爛額。

英國人就算是用屁股想也能得出答案,這上百股勢力未必都是蘭芳人和法國人背後支持的,但其中最大的那幾股,很定和法國人以及蘭芳人脫不得關系,比如最近剛剛攻占清邁府城的清邁自由軍,如果說背後沒有蘭芳人和法國人的支持,那簡直能令人笑掉大牙。

從世界大戰中的表現來看,英國人確實是不如蘭芳人和法國人,不過那是在面對德國的時候,如果面對那些土著組成的烏合之眾,英國人還是有足夠實力的。但現在的情況是英國人在各個戰場上節節敗退,沒有表現出絲毫的競爭力,別說是那些殖民地軍隊,就算是全部由英國人組成的部隊,也在那些土著手上沒有占到多少便宜,這實在是太不正常。

英國人進入暹羅的第一批軍隊確實是從印度抽調的殖民地軍隊,但隨著暹羅北部反抗勢力的聲勢越來越大,英國從利亞比抽調了兩個師,用來穩定暹羅北部的局勢,不過這沒什麽卵用,暹羅北部地形復雜,幾乎全是山區,那些英軍部隊如果大規模清剿,那些反抗勢力就會消失在山中無影無蹤,如果那些英國人出動的部隊不夠多,那些反抗勢力又會趁機偷襲,這讓英國人實在是無所適從,他們在世界各地,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復雜的局面。

在這種前提下,英國人絕對不可能接受蘭芳人和法國人的提議。英國人從回憶一開始就要求蘭芳和法國撤出在暹羅北部的人手,蘭芳和法國自然是堅決不承認,於是會議陷入僵局。

結束了一天的會議之後,蘭芳代表黃博涵在自己的府邸宴請法方代表路易·赫伯特·利奧泰。

蘭陵島是新興旅遊勝地,想在這裏弄套房子並不容易,就算是威廉二世這樣的身份,現在也是一直租住在潘多拉酒店。不過黃博涵畢竟是身份特殊,黃博涵在蘭陵島有一個別院,雖然不如在椰城的宅院寬大,但用來招待客人還是不成問題。

黃博涵可是全世界都有數的富豪,別院的裝飾自然是美輪美奐,因為蘭芳的國家結構,整個別院的裝修是中西合璧,包括餐廳在內,既有傳統的中式餐廳,又有充滿歐陸風情的西餐廳。

利奧泰是法國人,所以宴會在西餐廳進行。

剛進宴會大廳,利奧泰的眼睛就被墻上的壁畫所吸引,利奧泰也算是位高權重,對於各種繪畫大師也是耳熟能詳,自然能一眼看出,餐廳墻上掛著的居然是德拉科瓦羅的作品。

不知道德拉科瓦羅是誰?

沒關系,知道《自由引導人民》吧,就是這位的代表作。

掛在黃博涵餐廳裏的自然不可能是《自由引導人民》,但從繪畫手法以及結構布局上看,這也是一副德拉科瓦羅成熟時期的作品,這樣的作品更應該出現在博物館,而不是出現在餐桌旁。

如果是公眾場合,利奧泰可以當做沒看見,就這麽糊弄過去,但在私人場合,又在會議期間和黃博涵已經比較熟悉,兩個人配合還算默契,利奧泰說話也就比較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