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就在梁必達和陳墨涵等人四處逃竄之際,張普景卻在D市遠郊的一家軍隊醫院裏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他的手不能動了,左臂癱瘓,右手腕嚴重骨折。

張普景沒有死,但是已經成了一個活著的死人,除了他自己和江古碑等極少數人,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知道在某某某陸軍醫院裏還有這麽一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某軍的第一副政治委員。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張普景的夫人汪成華和女兒張原則,四處打聽,杳無音信。

那一次從批鬥現場下來之後,張普景就被“堅壁清野”了,藏匿在這所團級醫院的一個角落裏。最初,他有九平方米的空間自由和二十個小時的時間自由,還有四個小時的不自由——江古碑幾乎每天都要親自來或者派人來審問他。

江古碑想要他手裏的東西。

早在凹凸山時期,張普景就不屈不撓地研究楊庭輝、王蘭田、姜家湖、梁必達、竇玉泉、江古碑等人的歷史和現實問題。川陜肅反的時候他積極,蘇區整黨整風的時候他積極,“純潔運動”的時候他積極,“三反五反”的時候他積極,反軍事教條主義他積極,“反右”的時候他積極。一言以蔽之,只要是上面有號召,他都積極,忠貞不渝。那時候,他就是竇玉泉說的那種開快車的人。可是,如今,他卻不肯把他的研究成果拿出來。十幾個運動此起彼伏,所有的人似乎都有問題,沒有問題的也似乎應該有了問題,但所有的問題都似是而非雲遮霧罩。就差那一毫米,他再也無法前進了。他沒有證據。只要拿不出他們的錯誤和罪行證據,他們就依然是同志——這就是張普景的作風。

可是,在今天,在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張普景卻發現了自己的問題,而且有人居然有了他的證據。他終於發現了一個純粹的布爾什維克不是那麽好當的,也發現了他對布爾什維克並不了解,布爾什維克對他壓根兒就不屑一顧。於是他不禁懷疑起來了,難道張普景同志做錯了嗎?難道張普景同志真的是反革命?張普景同志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當反革命的呢?答案很快就有了。

在最初的審訊中,江古碑就是這樣告訴他的:張普景你是一個混進黨內軍內的歷史反革命,是無產階級不共戴天的敵人。

肅反的時候,你執行某某某錯誤路線,在部隊大搞逼供訊,致使不少紅軍幹部屈打成招含冤被殺。此反革命罪行之一。抗戰初期,你議論過某某某用不正當的手段削弱了某某某的指揮權,說某某某有某某某問題證據不足。此反革命罪行之二。整黨整風的時候,你不向黨內錯誤思想開火,卻把矛頭指向某某某首長,而該首長現在是某某某級領導。此反革命罪行之三。在凹凸山根據地,尤其是李文彬被俘之後,你在每個團以上幹部的身邊幾乎都安排了特殊的“保護”人員,監視自己的同志。此反革命罪行之四。全國解放後,夥同陳耀涵、梁必達等人,就日本戰爭賠款問題向黨發起猖狂進攻。此反革命罪行之五。一九五九年,說某某某憂國憂民,不應該受到那樣的對待,替某某某和楊庭輝鳴冤叫屈。此反革命罪行之六。某某某某年,說全國學習某某某沒有必要造那麽大的聲勢,部隊還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準備打仗上,簡直是明目張膽地同黨對著幹。此反革命罪行之七……還有反革命罪行之八之九之十,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張普景在那一瞬間猶如霹靂擊頂。再看江古碑的時候,他才發現,這個失去了軍籍而又重新穿起了軍裝的革命者原來他並不認識,只有這個叫江古碑的人才是毋庸置疑的革命者,而他張普景原來是這樣一個人,是一個每時每刻都在向黨進攻、向同志下手的人民的敵人。他無法辯解和抗爭。江古碑所列的罪行或者說事實,那些言論或行為在他身上確實存在,可是……可是,那正是因為捍衛革命的純潔性,正是響應黨的號召,正是為了革命事業的需要啊。可是……如今想起來,那些言行不是反革命又是什麽呢?

一夜之間,張普景成了歷史和現實的雙料反革命。

“張普景,你不要再偽裝下去了,你是個徹頭徹尾表裏如一的歷史反革命加現行反革命。你的表演已經到了該收場的時候了。黨的政策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首惡必辦,脅從不問。我再給你一個機會,只要你反戈一擊,交出你掌握的王蘭田、梁必達、姜家湖在凹凸山同劉漢英和漢奸暗中交易的材料,就可以將功補罪,可以恢復自由,可以改善你的醫療條件,至少可以保證你的生命安全。”

是的,他是曾經調查過王蘭田、梁必達等人與劉漢英暗送秋波以及同漢奸交易的材料,但因為終究沒有搞到真憑實據而不了了之。江古碑要這些材料幹什麽呢?打倒王蘭田、梁必達他沒有意見,只要證據確鑿。可是,他不能把他個人的猜測和主觀臆斷作為證據交給江古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