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取舍抉擇

“心魔難消”。

李素此刻心中就有這樣的感覺,多年前的一句無心之語,影響了一對有情人乃至一個家庭的命運,李素覺得很過意不去,他想挽救,想彌補,盡自己所能扭轉這個惡果。

可是,一旦出手,便須承擔足夠大的風險,這個風險包含自己和家人的安危,因為他要做的事情很嚴重,他要改變這個已然板上釘釘的事實,同時也在挑戰皇權。

只有作死的人才會幹這種作死的事,以李素小心謹慎的處世性格,對危險從來都是有多遠躲多遠,然而這一次,他發現自己無法躲避,只能迎頭而上。

好人與壞人的區別,便在於心中是否還存有那一絲良知,是否對生命有所敬畏,無論是自己的生命,還是別人的生命。

許明珠不知李素心中的想法,她一直活得很單純,李素像大樹,給她撐起了一片綠蔭,她坐在綠蔭下,只見鶯飛草長,陽光明媚,那些太復雜的事,太陰暗的事,都被李素擋住了,將它們隔絕在另一個她所看不到的地方。

見李素此刻意氣消沉的模樣,許明珠只覺得很心疼,也很慌張,她很少見他這樣,哪怕當初死守西州,眼看就要城破人亡之時,她都沒見過李素如此消沉過。

“夫君是做大事的人,妾身出嫁前娘親便與我說過,要聽夫君的話,不要阻攔夫君做任何事,妾身不懂夫君做的那些大事,但妾身知道夫君定然懂得進退取舍,無論是進還是退,妾身都與夫君站在一起,共享榮華富貴也好,上刑場砍頭也好,夫君在哪裏,妾身也在哪裏。”

李素笑了,愛憐地撫了撫她的頭頂,道:“沒到砍頭那麽嚴重,我不是不知輕重的人,不管怎麽說,我的家人是最重要的,我不會拿你們的性命去冒險,咱們的皇帝陛下還是很講道理的,只要沒有牽扯進謀反的大逆之罪裏面,一般不會禍延家眷,只是有可能會有一些不好的結果,若然事不成,或許流放千裏,或許罷官免職下獄,你我既是結發一生的夫妻,家裏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我還是得跟你說一下,讓你有個準備。”

許明珠遲疑片刻,忍不住道:“妾身能問問夫君到底欲做何事嗎?”

李素擡頭望著屋梁,淡淡地道:“我要救一個人,也要救自己曾經犯過的無心之錯。”

許明珠眼中閃過黯然之色,嘆道:“夫君將妾身保護得太好,妾身……總是融不進夫君的另一個天地裏。”

黯然之色僅只一閃而過,隨即許明珠神情一整,變得堅毅如鋼,一如當初橫穿千裏大漠時的決然。

“夫君想做什麽,盡管放手去做,妾身在背後陪著夫君!”

李素笑了:“放心,我只是試試。而且只試一次,若察覺到危險,我必抽身而退。”

……

東陽道觀。

屋子裏生著炭火,大小五個銅爐,分別置於殿內四角,最大的一個擺在殿中心,李素就這樣睡沒睡相半躺在爐子旁,愜意地半闔著眼,東陽一臉看不慣地瞪他一眼,但還是冷不丁往他嘴裏塞半塊黃金酥。

爐子做得很精巧,做工和用料都比李家的強多了,而且制式也大了許多,標準的皇家用物,李素想仿造都會吃官司。當然,也有眼熟的東西,殿內五個爐子旁邊都伸出了一根煙囪,煙囪一直曲伸到殿外,李素很多時候發明的小玩意並不指望它賺錢,只圖生活上用起來方便安全,同時也讓自己得瑟一下,比如這煙囪,發明出來後首先便在自家各房裏裝上,再著工匠打造了十幾個,獻寶似的送到東陽的道觀裏,看到東陽滿眼驚奇嘖嘖贊嘆的模樣,李素心中比賺了錢更滿足。

只是今日,二人相處的氣氛似乎並不太好。

“救屏兒?文成公主?”東陽瞪圓了杏眼,震驚得連聲調都尖細了不少。

李素掏了掏耳朵:“輕點聲,噪音超標了,當心我去衙門告你擾民。”

東陽氣急了:“你瘋啦?你知道你在幹什麽嗎?”

“知道啊,不讓你的好姐妹遠嫁吐蕃蠻子嘛……”李素朝她擠擠眼:“‘急公好義’這詞兒,說的就是我,為了讓你不傷懷,索性把你的好姐妹救了,看我多好,你今生能遇見我,簡直是積了十輩子的福……你看啊,又英俊,又溫柔,最重要的是心地還善良,如果多讀點書的話,古時候的聖賢差不多也就我這樣了吧?”

東陽又氣又好笑,怒道:“聖賢若是你這樣,父皇只怕得再來十次焚書坑儒才解恨。”

李素一滯,然後憂傷地看著她:“你越來越犀利了,難道吃了功力大漲的神藥?”

單手捏住她的下巴,李素朝她示意:“嘴這麽毒,是不是吃砒霜了?張嘴,讓我看看舌苔……”

“去你的!”東陽一把打掉他的手,正色道:“趕緊打消這個念頭!聖旨已下,公主名號已封,吐蕃使團再過兩天便護送公主上路了,木已成舟,無可逆轉,你莫惹惱了父皇,平白牽扯進是非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