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女王夜宴

確實發了,二千五百兩黃金,圍起來能繞……

其實哪裏都繞不了,連繞李家大宅一圈都有點底氣不足。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筆錢絕對是一筆巨款,對李素這種大富之家來說,二千五百兩黃金都是巨款。李家一輩子算是吃喝不愁了,往後不需要費盡心力舍了臉皮滿世界撈錢了。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

誰去高句麗一趟把錢要回來?

還有一個問題,現在高藏拿得出這麽多黃金嗎?畢竟高句麗的都城剛被唐軍從裏到外洗劫了一遍……

失魂落魄般坐在王帳內不言不動,李素中了邪似的似笑似哭,目光呆滯,神情木然。

女王和李績無語地看著他。

大家好好聊著天,怎麽說著說著就走神了?

“咳咳!”李績咳嗽幾聲,不滿地瞪著發癔症的李素。

李素回過神,自覺失禮,朝女王尷尬地笑了笑。

“女王殿下恕罪,剛才您說高藏在泉蓋蘇文身邊埋伏下了內應?是那個內應一刀斬了泉蓋蘇文的首級嗎?”

女王點頭:“本王的探子回來後是這麽說的。”

李素搓了搓下巴,看來高藏是個很有主意的人,也或許自己給他的震天雷並未派上用場,總之,誅殺泉蓋蘇文的過程與他和高藏的謀劃脫了節,不過變故之下仍將泉蓋蘇文斬了,高藏的本事不小,這個人也不是省油的燈,將來大唐與高句麗的關系,大抵只能維持一二十年的和平,待到高藏緩過氣來,國中積蓄了實力之後,兩國友誼的小船怕是說翻就翻。

李素暗暗決定……二千五百兩黃金一定要在兩國友誼小船翻了之前要到手,不然就真的打水漂了。

李績朝女王拱了拱手,道:“剛才女王殿下說天賜良機,不知是何意?”

女王笑道:“高句麗大亂,高藏新君掌權,忙於清洗逆黨余孽,掌控軍隊和臣民士子之心,國中軍隊的戰力恐怕會打個大大的折扣,本王欲趁此機會領兵北伐,將貞觀六年高句麗和百濟侵占我們的國土重新奪回來!”

李績沉吟片刻,點點頭:“可以,說來這確實是個好機會,待到高藏緩過氣來,軍隊也有了戰力,那時情勢又不一樣了,高藏想必也不敢輕舉妄動……”

女王欣然笑道:“如此說來,李大將軍也贊成本王舉兵北進?”

李績笑了笑:“奪回故土自然無可厚非,不過我想請問女王殿下,您率領大軍北進,果真只是奪回故土而已麽?”

女王的笑容一僵,深深看了李績一眼,道:“若大將軍為主帥,見此良機,不知大將軍會做到哪一步為止?”

李績沉思片刻,道:“我若未帥,只會將故土奪回為止,高句麗國中雖亂,但軍隊的戰力還在,亂的是上層高官將領,高藏是個聰明人,亂都城而不亂天下的道理他應該懂,下面的軍隊,他定會刻意安撫,許以好處,所以高層將領會清洗一批人,但下面的將士卻不會亂,女王殿下奪回故土,高句麗無話可說,若是不知足而繼續北進,則會激起高句麗軍隊同仇敵愾之心,如此,反而會讓高藏抓住機會,借此事立德立威,迅速將軍心收攏,而女王殿下的北伐軍隊,則會得不償失……”

女王神情漸漸失望,喃喃道:“我新羅歷代君王皆以統一遼東半島為畢生志向,如今這麽好的機會近在眼前,本王難道只能拿回故土而已嗎?”

李績嘆了口氣道:“遼東半島局勢復雜,半島上三國鼎立,互為牽制,若說統一,談何容易,就算高句麗軍隊一觸即潰,女王殿下難道沒考慮百濟會否參與其中?若是百濟也派兵出手,女王殿下恐怕連奪回故土都是無比艱難了。”

女王愈發失望,垂頭黯然不語。

許久之後,女王擡起頭,期待地看著李績:“若大唐的王師相助本王,不知勝算幾何?”

李績驚了一下,隨即急忙搖頭:“女王殿下,此事不合規矩,我大唐王師不可能參與遼東半島之爭,從名義上來說,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國皆為大唐藩屬,大唐身為宗主國,沒有道理幫著其中一個藩屬國去攻打另外兩個藩屬國,傳出去會令大唐威望盡失,被天下萬夫所指,從此大唐周邊的所有藩屬國會離德離心,從此不尊。”

女王不甘心地道:“高句麗從名義上來說是大唐的藩屬,但天可汗陛下還是發起了東征之戰,為何現在又不能了?”

李績語氣有些加重了:“那是因為高句麗失臣禮!藩屬不臣,宗主國自當舉兵伐之,可現在若出兵幫殿下無故攻伐鄰國,性質就不一樣了,師出有名,天下多助,師出無名,人心背離。這個道理難道殿下不懂麽?”

女王垂頭黯然一嘆:“是本王失言,令大將軍為難了。”

李績沉默片刻,嘆道:“殿下,非我不願幫你,大唐與新羅向來為友邦,正是互為守望的關系,可是這一次,大唐實在不能出兵,出兵便亂了禮法,陛下也不可能答應的,還望殿下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