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歲的斯科特去開B-1B轟炸機,這絕對是個瘋狂老爺子。1942年的時候,第14航空隊能被稱為老爺子的陳納德卻一點兒也不瘋狂,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空軍將領中,是以善於運用戰術著稱的。

比如這次攻擊香港,他拍板的攻擊計劃就充滿了東方式的狡詐。這個計劃的代號是“錯肩”——一個閃式探戈中的經典動作。

按照這個計劃,中美聯合空軍的轟炸機和戰鬥機,出擊的基地將不放在桂林,而放在更靠近後方的昆明。這樣他們經過900公裏的飛行後到桂林落地加油,然後再次起飛,直撲廣州。

這樣一個家夥也能叫老爺子麽?

看這一張,也許有點兒像。

這樣做的目的,是盡量減少日軍先發制人提前攻擊桂林機場把出擊部隊炸毀在地面上的危險。桂林離前線太近,多少有點兒警報不靈。

慢著,不是要炸香港麽?怎麽改廣州了?對,就是廣州。日本陸軍航空隊第33戰隊主力駐守在廣州天河機場,假如發現中國空軍襲擊香港,他們一定會趕到香港助戰,加上香港啟德機場的第33戰隊第3中隊就地升空迎戰,陳納德的護航戰鬥機不要說保護轟炸機,自己都不夠日本人打的。所以陳納德在戰前就放出風去,說這一仗要奇襲廣州,全殲第33戰隊——至於放風之後日本人怎麽能知道,陳納德就不管了,他知道日本人肯定能知道。

抗戰為什麽打了八年?漢奸太多啊……有時候,也不見得是壞事——比如,這回。

如同陳納德預測的那樣,收到情報的日軍立即提前做好了準備。10月25日,陳納德的轟炸機隊從桂林一起飛,漢奸就向日軍報告了:太君,納德陳奔高第街去了,請注意。

路上又有日軍地面部隊報告:看見一群中國轟炸機,還有一幫武裝白求恩,奔你們去了,請多加注意。

這種報告倒是不錯的,因為從桂林去廣州和去香港,差不多在一條道上。

於是,第33戰隊日軍戰鬥機全體升空,立即開始在廣州上空大轉圈子——搶占高度,準備痛打抱著一堆炸彈的中國轟炸機群。

可是,轉了半天,也沒見中美空軍的影兒。

有什麽好奇怪的呢,人家本來就沒準備上廣州去嘛。

斯科特老頭子嘮叨,現在國內什麽都漲價,廣州東西也不便宜,上香港,逛廟街,有時候比在廣州買還合算呢……

海因茨上校的B-25轟炸機隊,這是攻擊香港前一個月的攝影。

“錯肩”而過,中美聯合空軍的混合轟炸機群,在距離廣州50公裏的時候突然右轉,劃了一條弧線直飛澳門上空,在那裏一個拐彎,就奔中英街去了。

當17架中美聯合空軍的戰機突然出現在香港上空的時候,措手不及的日本兵就剩下唱流行歌曲的份兒了:“我的愛,赤裸裸……赤裸裸啊赤裸裸……”

是啊,日本人太大意了。高射炮旁邊連人都沒有,飛機都在地面上趴著,傻乎乎的新兵看天上的飛機看得直咧大嘴,連臥倒都不知道,這不叫赤裸裸叫什麽呢?

海因茨上校指揮的10架B-25轟炸機分成三個編隊,前兩個編隊組成倒V字形,第三個編隊組成鉆石菱形,從5,000米高度投入轟炸線路,先橫掃了在維多利亞灣的日本海軍艦艇,看到沒有大目標後直撲碼頭,把塗成黃色的炸彈一泄而下,地面上頓時濃煙滾滾。

戰場中心——香港啟德機場

這次對香港的轟炸在戰史上被認為十分成功。香港碼頭日軍剛剛卸下的大量彈藥被引爆,連碼頭都有半個月不能使用。更重要的是,B-25轟炸機炸毀了日軍在香港的燃料倉庫,將數十萬加侖油料一焚而盡,大大地拖延了日軍發動下一次攻勢的時間。

事後證明,日軍這批物資的使用目的是太平洋戰場而不是蔣介石認為的中國戰場。所以,陳納德這“錯肩”一擊對美國比對中國幫得更多。

惱羞成怒的日軍跳進高射炮陣地,對空中的轟炸機隊猛烈開火,卻無一命中。

當時在太平山上有個英國戰俘營,也在這次空襲中頗有傷亡。日本人一聽樂了,跑去讓英國佬寫檄文罵陳納德。這二戰中的英國人仗打得不怎麽樣,但日不落帝國的牛氣還是在的,硬頂著不寫。日本人不明白了,找了倆校官來問,你們是英國人,陳納德是美國人,他又不是你們親戚,幹嗎這麽護著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