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斯科特第一次和隼式戰鬥機進行格鬥。但是9月23日,日軍第33戰隊空襲桂林的時候,斯科特曾在地面上目睹了隼式戰鬥機的猖狂,而且對其爬升率與輕靈的動作印象極為深刻。

早在和日軍零式戰鬥機交手之前,飛虎隊的隊員們就總結出了P-40在性能上和零式對比的統計表,結果看了肯定令人喪氣——無論是往上爬,還是拐彎,P-40和零式相比都如同一頭笨鵝,就是直著往前飛都飛不過人家。陳納德的建議是——你躲著他……

躲著他?!躲著他我怎麽能把日本人打下來呢?我的獎金……

老陳說了,你別急啊,我還沒說完呢。躲著他不等於不打。咱P-40也有兩大法寶,打起來未必便輸。

第一,P-40的俯沖性能極佳,天下第一。咱如果能爬到日本人腦袋頂上,從上往下沖,6挺12.7毫米機槍齊射,跟火籠子似的,勝率十有八九。零戰結構很脆弱,火籠子罩上它鬼子直接就“立往生”了;

第二,萬一跟零式真的碰上了,那就讓他揍你,躲都不要躲,一邊挨打一邊還手,練對錘——你砸我兩下,隨你,我就還你一下——P-40帶裝甲,挨上兩下不算啥,可零式據說大梁中一發子彈飛機就能對折,對錘,絕對是個好買賣。

為謀世界正義和平而奮鬥——抗戰中國老照片之空軍飛機修理廠

隼,是一種比零式更加靈活敏捷的戰鬥機。

中島隼戰鬥機側視圖,的確和零式頗為相像。

輪到斯科特和隼式開打,這兩招都不大好用——中美聯合空軍的飛機本來爬在6,000米高空準備打鬼子飛機的悶棍,結果日軍只用了4分鐘就彌補了這個差距,而且繼續往上升——斯科特和第11中隊中隊長希爾試著跟了一下,很快就沒了信心——P-40的升限8,000米,到了這個高度很難操縱,可日軍飛機到了這個高度跟沒事兒人似的繼續往上爬!

人家在上頭,你怎麽俯沖打他呢?

對錘?日軍根本沒興趣,他們緊緊咬住正在返航的B-25轟炸機群,上下翻飛,幾乎每架中美空軍的轟炸機都被開了幾個新氣窗。

好在這樣一下倒給斯科特機會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日軍戰鬥機攻擊轟炸機群的時候,斯科特從背後咬上了一架打得最歡的隼。在瞄準鏡中,隼式戰鬥機側面三條線的標志(表示是第3中隊)清晰可見。但是不等他發動攻擊,一架P-40忽然從側面殺來,照著日本飛機就是一通掃射——這個突然殺來的愣頭青就是另一個P-40小隊的指揮官希爾。按照斯科特“寬容”的記述,希爾應該擊落了這架日本飛機。但是他開炮的時候離日本飛機足有1,000米,從這個距離來說,按照當時的技術打下飛機和打下月球的概率不會相差太多。

一本描述隼式戰鬥機飛行員的書,封面上是日軍隼式戰鬥機與中國P-40戰鬥機格鬥的畫面。

被攪了局的斯科特顧不上懊喪,可能是被海因茨的飛機炸慘了,也可能是看到了海因茨扔下來的傳單,日本戰鬥機如同發瘋一樣只盯著轟炸機猛打,似乎根本沒有注意到P-40的到來,斯科特還有攻擊的機會。

海因茨扔傳單是怎麽回事兒?這也算是一段故事。作為中美聯合空軍轟炸機隊的指揮官,卡爾波·海因茨這人,日本人是知道的,而且了解他不少情報。於是美麗的“東京玫瑰”戶栗女士在廣播裏侃起來:中國的轟炸機隊一點兒都沒有可怕的地方,他們居然雇傭了一個開運輸機的叫海因茨的老頭當指揮官……

這下子惹麻煩了——海因茨,您聽這姓兒啊,作為一個普魯士後裔的美國人,海因茨繼承了所有德國人共同的特點——軸,認死理兒。雖說海因茨真的有點兒老,而且從前還真的在西班牙內戰的時候開過運輸機,但是戶栗女士這麽調侃,明顯是對他職業水平的否定,沒有哪個德國人能受得了這個。於是,老頭要和日本人理論理論。

理論可以啊,等打完了仗,你把戶栗女士叫來,當場和她理論——1945年日本投降的時候,沒少美國人專門去找這位“東京玫瑰”理論的,都理論出英雄救美來了。

但是就像戶栗說的,海因茨已經是個老頭了啊,所以不肯等到打完仗——1945年?還得好幾年呢,萬一壽命不夠長等不及怎麽辦?他決定必須讓日本人立即了解自己對此事的看法。於是,他印了一大疊子中日英三種文字對照的傳單(大概是怕只有一種語言有些缺心眼的日本人理解不清),到香港跟著炸彈一塊兒扔下去了。內容大概是這樣的:親愛的日本友人們,你們好,這些炸彈就是那個開運輸機的老頭子海因茨給你們丫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