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國在敵國鏡頭中的影子

——密林戰旗

本專輯采用照片為在日本新近發現的私人藏品,拍攝者曾經參加對抗聯“討伐”,在戰地情況下拍攝的十余張照片恰好構成了一次完整戰鬥的經過。在我國的抗戰史料中,東北抗日聯軍是一支頗為獨立的力量,他們的抵抗由於環境艱苦,敵我實力懸殊而異常艱難。抗戰全面爆發後,抗聯幾次試圖突破日軍在熱河方向的封鎖線與關內部隊取得聯系,都沒有成功。抗聯戰鬥後期,其主要將領大部犧牲,文件保存極少。所以,其作戰經過和情況,很多已經難以考證。

比如,抗聯當時使用怎樣的旗幟?在今天保留下來的抗聯照片中,似乎尚無發現。

但是,在日本剛剛購入的一冊舊日軍私人相冊《鈴木在滿紀念》中,卻發現了一組連續的照片,表現了日軍討伐隊與抗聯一次戰鬥的經過,其中照片或許可以解答這一問題。

這幾張照片,是日本永野討伐隊軍官鈴木(所部原駐紮楊榮圍子)在1938年深秋拍攝的。1938年10月15日,日軍從佳木斯對抗聯武裝發動秋冬大討伐,鈴木率部參加這一作戰。進入深山後,鈴木所部日軍追擊一支抗聯部隊,並發現其使用的密營。日軍經商議,違反作戰常規,在叛徒帶路下於拂曉發動奇襲(可惜照片未標明具體時間地點)。抗聯人員猝不及防,在最後關頭才發現日軍來襲,但仍然頑強抵抗,至少有三名抗聯人員沖出密營的木屋試圖阻擊日軍,不幸在日軍機槍射擊下全部犧牲。

分析這張照片,畫面下方依稀可以看到兩具抗聯人員的遺體,一名仰面倒臥在一具擔架上,相冊中還有更清晰的這名烈士相片。

攻占抗聯密營的日軍部隊,畫面下方可以看到一名被覆蓋著的日軍屍體,他是在沖向密營大門時,被出來抵抗的抗聯戰士擊中斃命的。

戰鬥結束後,日軍進入密營,檢查抗聯的遺留物品,並將密營破壞。

鈴木的照片中有一張,展示了抗聯的戰旗,就拍攝於戰鬥結束之後。

犧牲的抗聯戰士。鈴木在這張特寫照片的說明中稱其身著便衣,在營門用手槍向外射擊,被擊中左胸倒地。日軍試圖在擔架上對其注射強心針進行搶救。但此人因傷重而死,至死一言未發,沒有任何口供。

帶有抗聯旗幟的照片中,另一名烈士在畫面內只見雙腿。還有一名烈士在畫面中看不到,可能是哨兵,犧牲在木屋前數十米處。後方是抗聯著名的密營,顯然是用木料就地取材搭建而成,抗聯就是依靠這樣的秘密基地在深山老林中頑強與日軍周旋。

左側,有三名日軍士兵在檢視抗聯戰士遺留的物品,後方正中還有一名日兵在用通條處理槍膛。可以看到一部分日軍已經更換了冬季軍服,而另一部分還穿著夏秋制服。由於永野討伐隊是日軍不同部隊混編而成,所以這可能反映了日軍部隊不同的補給情況。

最引人注目的是,這張照片右側中間站立的兩名日兵,兩人伸展開一張旗幟,顯然是從抗聯的營地中繳獲的。

也就是說,這就是當年抗聯使用的旗幟。

第一眼看到這面旗幟的時候,我懷疑自己的眼花了——這簡直是今天五星紅旗的樣式啊!

但是,細看之下可以發現,這面旗幟上只有三顆大五角星,而不是一大四小的格局。旗幟上還有三處深色的印記,似乎是有警衛團三字(說明這處密營可能屬於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警衛團)。一位學美工的朋友依靠分光判定,這面旗幟確實是紅底,只是五角星的顏色無法確定。

這張照片,按照說明應該拍攝於1938年10月中下旬到11月之間,地點在黑龍江東部佳木斯周圍地區。從圖片上看,植被尚未落光,顯示那一年東北地區似乎是暖冬。這一點我曾有所懷疑,但是,在相冊中的確還有鈴木當年11月份僅穿一件毛衣在戶外的照片,說明那一年的暖冬可能確實存在。

由於反映抗聯作戰的照片十分稀少,特將鈴木拍攝的這次戰鬥前後的照片整理出來,作為對此戰中犧牲的抗聯將士的紀念吧,它們基本完整地反映了這次戰鬥的前前後後。

日軍討伐隊途中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