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在掃蕩中攜帶我軍高級將領的照片,這樣的事情早有耳聞。在1942年的太行區作戰中,日軍曾經出動益子重雄指揮的特種部隊“挺進殺入隊”,化裝襲擊八路軍總部。根據新華社記者雲杉考證,當日這些化裝成八路軍的日軍官兵就曾隨身攜帶129師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等我軍將領照片。

也許是認為這一招數很有價值,1943年夏天,日軍華北方面軍把這一做法貫徹到了整個作戰部隊。

現在可以看出日軍的邏輯了——因為日軍的作戰對象並非僅僅129師,為整個作戰部隊再配發劉鄧的照片不合理。天才的日軍情報部門想出了這個好主意——無論跟哪兒的八路交手,都是毛周朱的麾下,所以帶他們的照片,總不會錯吧。

由此推測,到諾門坎作戰的日軍,恐怕人人都帶著斯大林的照片吧。

齋藤邦雄記載當時方面軍傳達命令時,讓士兵攜帶毛周朱照片的解釋是這樣的:“本次作戰,是方面軍直接指揮的戰鬥。本軍將深入敵根據地太行山的山地奧部。因此,何時、何地與化裝成農民或工作員的此三名指導者(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相遇都存在可能。同時,其也可能隱藏在捕獲的敵方士兵中。此照片必須隨身攜帶,一旦發現任何可疑者立刻進行核對,以免放過。”

對於日軍士兵來說,不過是幾張照片,又不是什麽大件行李,所以也沒有人多說什麽。但是,齋藤想,參加作戰的每個士兵都配發,方面軍恐怕也要印刷幾萬枚,其經費大約也不在少數。

不但齋藤提到過此事,其他參戰日軍老兵對此也有記憶,但後來看過電影中真正的毛澤東以後,回憶發放的照片“形貌黑胖”,與本人相差甚遠。

天知道日軍從哪兒弄來的照片,反正不是後來的標準像。

“但是,到了作戰結束以後知道,這三名指導者誰也不在日軍作戰的範圍之內。自然也沒有抓到其中的任何一人。”齋藤回憶,“即便是八路軍的普通一兵,想要抓到都堪稱困難,何況這樣高層的指導者呢?這種想法明顯是腦袋中邪(正気の沙汰)了嘛!”

據查,這位被齋藤稱為中了邪的日本陸軍華北方面軍總指揮官,就是日軍中有名的“智將”——岡村寧次。

看看當時的報道就可以發現,日軍發動1943年夏季掃蕩時,周恩來在重慶,毛、朱在延安開會,幾乎天天上報紙,時不時地還要做一兩次講話。

看來,這位智將是既不看報,也不聽廣播的。

寫到帶著照片去抓毛澤東這件事,齋藤邦雄用了個題目,叫做“貽害無窮的照片”。

真正因為這三張照片遭殃的,是當地的老百姓。

齋藤邦雄評價,估計因為這三張照片,把很多老百姓變成了八路軍的忠實支持者。

山本五十六對日本陸軍的評價是“蠻幹”,也就是不顧常理,一條道跑到黑。“帶著照片去抓毛澤東”這件事情,也被掃蕩的日軍“認認真真,不折不扣”地幹了起來。

結果是日軍向根據地的掃蕩中,每到一地,都要把村民集中起來,拿著照片一個人一個人地核對。只要看到覺得長得像的,一句“這是XXX,在這兒呐!”立即抓人,當然苦頭是少不了的。

齋藤沒有提到日軍抓了多少人,不過有資料稱有朋友提到日軍當時給方面軍送去“老年毛澤東若幹,壯年毛澤東若幹,青年毛澤東若幹……”雖不知出處,倒也滿合情理。

長得像毛周朱的要倒黴,長得不像如何呢?

一樣倒黴。

對長得不像的,日軍會問:“認識這三個人嗎?”

老百姓要是回答:“認識。”那就麻煩了,肯定是嚴刑拷打,要你說出是否知道這三個人藏在什麽地方了。

那要是老百姓回答:“不認識”呢?

一樣麻煩。

“皇軍”不是傻子,在這樣的八路軍根據地,你要說不認識毛周朱,那不是說謊嗎?

“這個,好像不大像……”日軍在村民中搜捕毛澤東。

居然敢欺騙“皇軍”,結果自然又是痛打。

反正只要看見了這三張照片,沒有不挨打的。

侯寶林先生的相聲裏面說到,查票的遇到對方問:“你認識我嗎?”那肯定沒好兒。因為如果說“認識”,對方:“認識我還跟我要票。”啪,一記耳光。那麽,說“不認識”。“不認識?今天讓你認識認識!”啪,一記耳光。

後來,只要日軍拿出照片來,老百姓就會開始飲泣。

看齋藤的這段描述,開始是笑,漸漸笑不出來,以至有種想哭的感覺。

這就是那個時代普通中國人的黑色幽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