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八路軍進行曲》的國民黨王牌軍

導讀:國民黨軍在抗日戰場上高唱:“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奔馳在祖國的大地上。”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奔馳在祖國的大地上。”

聽到這段歌詞,很容易讓人想到八路軍或者解放軍部隊的滾滾征塵。這首鄭律成譜寫的《八路軍進行曲》後被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至今是解放軍的正式軍歌。

可是,是否可以想象一支國民黨軍隊,高唱這支歌奔赴戰場呢?

這……估計有點兒匪夷所思,看這首歌的歌詞,裏面還有這樣的句子呢:“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國民黨軍隊唱著《解放軍進行曲》沖鋒?有位朋友形容這種想法比美國佬唱著《揚基》和英國人打仗還富有幽默感。

是夠幽默的。

不幸中國人在這種政治問題上素來缺少幽默感的,不要說整支部隊唱了,就是一個國民黨兵哼哼“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恐怕也難逃地下黨的嫌疑——難道國民黨的特務系統是吃幹飯的?

有趣的是,根據現在的史料來看,真有一支國民黨部隊唱過八路軍進行曲,而且這支部隊還是國民黨軍的五大主力之一。這就是抗戰時期轉戰印緬的中國遠征軍孫立人部,一度號稱“天下第一軍”的新1軍。

乍一聽這件事更加沒譜了,孫立人其人,在率部參加遠征軍之前先上清華,後留學美國學習軍事,然後在財政部稅警總團擔任指揮官。無論清華大學、美國弗吉尼亞軍校還是宋子文的財政部都不是共產黨活躍的地方,這個經歷注定他在此期間與共產黨殊少交集。而投入遠征軍後,孫部先戰緬甸,後突圍到印度,而後以駐印軍為主改編成新1軍東征歸國,他的部隊一直在國外作戰,遠離國內黨派鬥爭,他哪裏有機會接觸八路軍進行曲呢?難道共產黨能夠把支部建到緬甸或者印度去赤化新1軍?!

唱八路軍進行曲的國民黨王牌軍孫立人在緬甸戰場。

這個記載,來自李雲龍所寫的《蓋棺試論孫立人》,這篇文章發表在1997年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纂的《紀念孫立人文集》中。說到本文作者的名字,又是一個黑色幽默。自從《亮劍》風靡一時,“李雲龍”的名字幾乎家喻戶曉,可是真實的歷史中,並沒有八路軍獨立團團長李雲龍其人,這是作者綜合多個原型創造的虛構人物。而國民黨軍隊中卻真的有一個李雲龍,就是此文作者。此人是抗戰時期投筆從戎的青年學生,加入新1軍後在幹部教導總隊學生隊第5期受訓,隨後在新38師擔任一線指揮官,是孫立人的老部下。李在解放後留在大陸,現居住在雲南昆明市。其實,中國人重名的很多,抗戰時期國民黨軍中不但有李雲龍,還有李向陽呢。國民黨軍中的李向陽不是平原遊擊隊的隊長,而是人稱飛將軍的空戰英雄、空軍第4大隊大隊長,曾多次擊落日軍戰機。國民黨軍敗退台灣後,李向陽擔任空軍航校校長,以空軍上將致休,他的兒子也是國民黨空軍中的一名出色飛行員。

言歸正傳,李雲龍的這篇文章中,以大量鮮為人知的史實,再現了孫立人將軍和遠征軍血戰印緬時代的真實場面。

例如,他提到孫立人曾教部下戴美國鋼盔(駐印軍前期都戴英國鋼盔,軍中唯一戴美國鋼盔的就是孫立人),告訴他們戴美國鋼盔不要端端正正,要略歪一點,還要注意帶子勒在下巴前方,而不是下面。在孫立人這種教導下,新1軍頗出了一批能征慣戰又略帶痞氣的年輕軍官。

從現在發現的孫立人將軍照片看,他戴美國鋼盔果然是如李雲龍所講的那樣。(新1軍攻克孟拱後,孫在城中佛寺內留影)

關於《八路軍進行曲》的事情,李雲龍是這樣記載的:“在原始森林中連續作戰半年多得不到休息的部隊,集中到剛克復的緬北重鎮密支那休息整訓……舉行了盛大閱兵,晚上在伊洛瓦底江畔搭台,連續演了幾天的戲。參加演出的又從後方趕到密支那的鷹揚劇團,還有國內前來慰問的文藝團體。孫立人和全體官兵第一次看到他們演出的《朱大嫂送雞蛋》,大為高興,贊不絕口。他也特別喜歡‘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這支進行曲,並讓軍中教唱,到後來聽說這支歌成了解放軍進行曲,才不唱了。”

鄭律成是在1939年完成的《八路軍進行曲》(當時叫做《八路軍大合唱》),所以它出現在緬甸前線,是有可能的。

那麽,會不會是李雲龍記錯了呢?新1軍是當時國民黨政府麾下最為精銳的部隊,而國共合作到了抗戰後期早已貌合神離,哪個不怕死的會在給新1軍做慰問演出的時候唱《八路軍進行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