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鄭萍如談到空軍

前面談到《色戒》和它的原型鄭萍如女士,索性多說幾句。

烈士墓入口

紀念碑

王、鄭二人的名字可以看到。

所謂鄭萍如會對丁默邨有情,還有一點不合情理的,是鄭萍如前去執行這個任務之前本來是有男友的,而且兩人感情很深,早定終身。他的這個男友是鄭萍如大哥鄭海澄在中央航校短期進修時候的同學,名叫王漢勛(鄭本人是日本明野飛行學校畢業的,一說王是他的教官)。王為人剛毅豪俠,在同學中有“小孟嘗”之稱,對鄭用情極深,兩人相約抗戰勝利後成婚。

不幸鄭萍如死後,王漢勛也在1944年桂林空戰中犧牲。鄭海澄則在重慶空戰中戰死。今天到南京抗戰航空烈士公墓,還可以在紀念碑上所刻的名錄中找到王漢勛、鄭海澄的名字。

王漢勛刻名的紀念碑,我最初記為靈谷寺,當年是叫做靈谷寺的。有朋友糾正我,說航空烈士公墓與靈谷寺隔個紫金山。靈谷寺在山南,航空烈士公墓在山北。

他並專程前往,提供了去航空烈士墓所得的照片,王,鄭二人的名字都清晰可辨,他說到的時候就看到幾個人剛出來上車,大概是一家子,有老人、青年。出來時又有一家五口剛開車來,大概是老兩口、子、媳與孩子,這兩家可能是烈士的親屬。其他也有人來,在那裏近一個小時沒斷人。

同時,在上面烈士公墓人名墻的照片上還看到了王漢勛的好友鄭少愚的名字,這也是中國空軍的名將之一了,順便說說他。

鄭少愚,四川渠縣人,祖上為木匠,七七事變時為空軍第4大隊22中隊分隊長。他的中隊長是黃光漢,大隊長高志航,是為中國空軍最精銳的部隊。八一四空戰中,高志航等在杭州上空迎戰日軍新田少佐指揮的“越洋爆擊隊”,鄭的22中隊正從廣德返回杭州途中,立即投入戰鬥。日軍猝然遭到兩面夾攻,大敗而走,指揮官新田(日本“中攻四天王”之一)當場陣亡,此後8月14日一度被中國政府定為“空軍節”。

鄭少愚在此戰中擊落日軍96陸攻機一架(日軍駕駛員試圖迫降基隆海外的和平島,機毀人存),首開紀錄。

此後鄭屢立戰功,依靠嫻熟的技術和穩定的心理素質多次擊落日機,升任23中隊中隊長,1938年奉命隨大隊長董明德、王廣英赴新疆接運蘇聯提供的伊-15戰鬥機100架。

這段經歷接機人員曾以“十分艱苦”形容,但也不乏有趣的事情。鄭等都是南方人,學習飛行又變得頗為洋派,熟知“商品社會”的種種規則,對北方人特別是新疆人的豪爽沒有概念。於是他們在哈密等待接飛機的時候就領教了一下。

當時有個飛行員司徒福(後在台灣曾任國民黨空軍上將總司令)發現一個賣烤羊肉串的民族朋友手藝很好,就把他帶到兵營烤肉給大家吃。果然味道不錯,飛行員們紛紛搶食,當時新疆的漢人多摻雜奸商,在少數民族中名聲不太好,那個賣烤肉的怕他們賴賬很緊張。最後飛行員們讓他按總數算,得法幣七元。新疆的羊肉真便宜啊!飛行員是當時的大款,沒把這點兒錢當回事,鄭等拿了十塊錢給他不要找。那人很是意外。

第二天,此人又帶了一筐羊肉來,也不說話,放下就烤了給飛行員們吃。大家自然非常高興,又是大快朵頤,臨走,不知道誰給人家羊肉筐裏又扔了十塊錢。

第三天,烤肉的又來了,這次表情有些不對,把肉筐放下,就罵出一句漢語來:今天誰再給錢,誰就是王八蛋!

飛行員們……

這批飛機後來作用很大,1939年11月擊落日本轟炸之王奧田喜久司少將的就是這批飛機。奧田曾擔任天皇侍從武官、神威號航空母艦艦長,陣亡時是第13航空隊司令官。

1940年8月,中日在壁山展開激烈空戰。這一次戰鬥中國空軍損失慘重,事後才知道日軍使用了新裝備的零式戰鬥機,這是這種二戰名機第一次登上歷史舞台。已經是王牌飛行員,接任第4大隊大隊長的鄭少愚也在這次空戰中負傷。第4大隊移駐昆明,1942年起開始從印度接運美國援助的P-43戰鬥機回國,代替老式的伊-15,伊-16戰鬥機。

1942年4月,鄭在從印度接機回國途中,不幸因飛機故障墜毀遇難。接替他擔任大隊長的是李向陽。

空軍王牌經常死而不得其所,馬爾塞尤死於沒開降落傘,西澤廣一是在坐運輸機的時候稀裏糊塗被擊落,鄭少愚的死也堪稱壯志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