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篇 空倉案 第十四章 新光、玉環

凡未測彼情,雖遇羸弱,不進攻之。

——《武經總要》

洪山來到了武嚴營。

離開四年多後,再回來,見破舊營門仍大大敞開著,門板又缺了兩塊。門前旗樁上那面營旗也早已褪色,幾乎辨不出上面的營號。旗腳碎成幾條,老軍殘須一般,在風裏有氣無力地揚動。雖說瞧著如此破敗散亂,他卻仍像是回到家了一般,胸口湧起一股悲暖。

十二年前,他二十一歲,在軍頭司注了軍籍,左額刺了幾個墨字。他問那刀筆吏刺的是什麽字,那人說是“武嚴營第二指揮”。他又問“武嚴”是哪兩個字,那人說“威武無敵,軍法峻嚴”。他聽了心頭又振奮又敬畏,換上新軍裝,和幾個新兵一起,興興頭頭趕往南城外軍營赴任。那時一夥人裏就有程得助和韋植,只是兩個人都不太言語,他也沒多留意。一路打問著到了軍營,一望見營門如此舊敗,他頓時便喪了三分氣。走進營裏再一看,兵將散漫,婦孺滿營,鬧鬧嚷嚷、煙熏火燎的,哪裏是軍營,簡直像是個草市。不見威武,更沒有峻嚴。他越發沮喪。之前,他聽長者說,我大宋養兵百萬,比周邊小國一國的人都多。可年年還要給大遼、西夏供歲幣,才能保住安寧。他一直納悶不已,甚而有些負氣。到了武嚴營一看,心裏頓時明白了。

到了營裏,見過都頭,各自分派了營房,他們十來個新兵住了兩間營房,七八個人擠一個通鋪。第二天一早,那都頭便派人喚他們去校場,他們忙套上軍裝趕到校場,只有都頭一個人在那裏,手裏握著根馬鞭。都頭沉著臉吩咐,新兵都須驗視身體,讓他們全都脫光。他們都驚住,互相望著,誰都不願先脫。洪山之前已聽人說,新兵到營,都要受些欺虐,卻沒想到竟是這樣,何況當時正是臘月寒冬。他心裏又惱又怕,卻哪敢流露。都頭不耐煩,猛然大喝一聲。他們全都嚇得一哆嗦,卻仍彼此延挨著。都頭越發不耐煩,又喝了一聲。大家這才慢慢脫下了襖子,又脫掉了汗衫,露出光脊背,冷得直打戰。那都頭又暴喝一聲:“都脫光!”洪山心裏一陣陣悔恨,又不是真的沒了生路,為何偏要選這條世人皆嫌的路?但事已至此,也只得認命。他和其他新兵一起彎下腰,抖著手解開綁腿,蹬掉鞋子,褪下了褲子,一個個精條條、冷戰戰地立在寒風裏。只有一個人不肯脫褲子,是程得助。

洪山偷偷望過去,這是他頭一回留意程得助。程得助光著上身,弓著背,垂著頭,雙眼緊閉,渾身抖個不住,像是個犯了過錯、等著挨打的孩童一般。

那都頭舉起手裏的鞭子,指著程得助喝道:“你!”程得助像是被抽到了一般,渾身一顫,頭垂得更低,卻仍不肯脫。那都頭走到他身邊,揮起鞭子,朝他光臂膀上狠狠一抽:“脫!”程得助被抽得一個趔趄,臂膀上頓時現出一道紅印。他卻隨即站好,仍垂著頭,不肯脫。都頭越發惱怒,連著抽了幾鞭,邊抽邊喝:“脫!”程得助不敢躲,低著頭硬挨著,始終不脫。到後來,那都頭也沒奈何,狠狠罵了句:“死囚囊,恁般皮賤,不好耍!”隨後他仰起頭望空喊了句:“成了,都來看耍!”

頃刻間,校場四周響起一陣歡嚷,許多人從四面忽然現身,一起奔向校場中間,其中大半是軍卒,更有不少婦人和孩童。那些人圍了上來,指指戳戳,又笑又叫,孩童們更是一起拍著手唱:“金盆亮,銀盆亮,不比哥哥腚兒亮!太陽光,月亮光,哪趕哥哥尻兒光?”

洪山和其他新兵全都用手捂著襠,羞窘無比。那些老兵卻不讓他們捂,紛紛拉拽開他們的手臂。他們慌得四處逃躲,赤著身子被追得滿校場跑。後來他們才知道這是武嚴營的老規矩,叫“開新光”。知道後,他們也就一笑了之。

洪山留意到,只有程得助似乎極怕人說起這事。他微有些納悶,事後看程得助,為人其實極和順,他當時又如此懼怕那都頭,為何寧願挨鞭子,也不跟大家一起脫掉褲子?不過,那時他並沒有多想。

如今,他已經知道緣由,卻為此欠了程得助一世的恩債。他不知道,若能查清雙楊倉軍糧失竊真相,救回程得助一條性命,能不能償還得清?但無論如何,他都必須盡力去查。

他慢慢走進軍營,天氣好,又是午後,有許多士卒懶坐在房門前太陽地裏說話發呆,許多婦人忙著晾曬衣裳被褥,還有一些孩童在校場那邊跑跳玩耍。滿眼安安寧寧、暖暖和和。他心裏一暖,不禁又想起那些年,逢到這樣的天氣,無事時,他和程得助也這樣坐在校場邊,有東沒西地亂聊。每回都是他說得多,程得助總是微微笑著、靜靜聽著,不時點一下頭,應一兩句。他們兩人的朋友之情,不像其他人那般有聲色、有血氣,始終這麽和和緩緩,河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