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下晌, 韓家莊子中,韓輯手中拿著一封來自京都的信。

從頭到尾地看完,他不由得嘆了口氣。

蕭氏陪坐在一邊, 見狀便放下手中的詩集,將視線投向他那邊,輕聲問道:“好好的嘆什麽氣, 是誰送來的信?”

“陸翌。”說罷又接著嘆了口氣,“你也看看吧。”

韓輯有事從不瞞著蕭氏, 如今亦是如此。

“原來是你的得意大弟子的信。”蕭氏見怪不怪,自然而然地便將信接了過來,展開之後, 細細端詳了起來。

看信途中,她一對細眉也不由得蹙了起來,唇角抿起。

半晌後,蕭氏將信重新折起,放回桌上,擡眸看了眼自己相公, 只道:“你若是一直惦記著, 就算在這偏遠地方, 也放不下心,談不上什麽真正的閑雲野鶴, 倒還不如回京,能盡多少力,便盡多少力罷了。”

聽聞此言, 韓輯張口想要說什麽, 蕭氏卻看著他的眼睛, 又道:“但求無愧於心便是。”

韓輯將自己原本要說的話咽了下去, 卻道:“只是我當初離京時,曾說過……”

“行了行了。”蕭氏聞言就白了他一眼,“你這脾氣我還不知道嗎,也不知道是誰,每次收到陸翌的信,就整宿整宿地睡不著覺,一個人只穿著裏衣坐在窗前喝冷茶,我半夜醒來,被你嚇一大跳。”

說到這件往事,韓輯理虧,不敢應聲。

蕭氏也不是抓著不放的人,又回歸正題,“老爺,你若是真的放心不下,等到你那兩個弟子來年開春上京會試的時候,一道去便是了。”

看他還有些拿不定主意,蕭氏幹脆下了一劑猛藥,語氣平靜,對他道:“我看方才陸翌的來信上說,陛下年事已高,身子不濟……”

這番話下去,韓輯終於做了決定。

說完這件事,蕭氏看了看時間,便站起身,道:“你的弟子也快來了,快到你們上課的時候了,我就先回去了。”

韓輯點了點頭,然後跟著站起身,“我送夫人回去。”

蕭氏也沒拒絕。

待到他將人送回內院,回到書房的時候,便看見沈伯文已經到了。

師生倆開始一如往常的授課,聽課。

只不過在授課結束之後,韓輯便告知了他一件事

等到沈伯文與邵哲會試的時候,他會與他們一同上京。

沈伯文雖然不知是什麽原因讓自家老師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但還是點了點頭,笑道:“若是有老師同我跟師兄一起上京,學生這心裏都覺得踏實了許多。”

韓輯哪兒能不知道這是學生在跟自己說話湊趣呢,便一本正經地道:“既然如此,你跟你師兄便要榜上有名,才能不負為師這番苦心了。”

“學生盡力而為罷。”沈伯文聞言只得苦笑道。

韓輯哈哈大笑起來。

待到老師笑罷,沈伯文想到韓嘉和,便隨口問道:“韓兄今日也沒來上課嗎,是身體不適還是?”

“他啊,已經回京去了。”韓輯想都沒想,便道。

自己也帶了這個侄子有一段日子了,不得不承認,嘉和的確是天生讀書的好苗子,只可惜,是韓家的繼承人,因而昨天他提出要回京,韓輯便沒有挽留,隨他去了。

不過他沒想到的是,即便早知道這個侄子傲氣,卻也沒想到他走的時候也沒跟沈伯文說一聲,起碼他們也當過幾日的同窗。

想到這裏,韓輯不由得搖了搖頭,想到夫人曾經跟他說過的那件事兒。

說這個侄子先前跟定遠侯的嫡女訂過親,後來那個小娘子因病去了,侄子就變成現在這樣了,因為大嫂勸過他,想為他重新定一門親事,母子倆還鬧得不愉快。

對此韓輯並不想做什麽評價。

沈伯文倒也沒有料到,今日沒有見過韓嘉和,竟然是因為他已經離開了。

不過他到沒有被怠慢的感覺,畢竟他們二人的確不熟,想一想那人臨走前若是來找自己道別,便覺得頗為怪異,現在這樣就挺好。

離開韓府回到家中,沈伯文一進屋子,就看見周如玉點著油燈,在桌旁做針線,但明顯心不在焉的,好一會兒才戳上一針。

“如玉?”

見狀,他不禁叫了她一聲,問道:“今個兒怎麽還沒睡,這麽暗還做針線,小心壞了眼睛。”

周如玉本來在走神,聽到他的聲音才回過神來,放下手裏的針線,便上前來要幫他換衣裳。

沈伯文差點就不自覺地後退一步,好在最後還是忍住了,不停地在心裏告訴自己,這是妻子,他們是夫妻,自己不能太過反常。

在反復的自我說服下,他好不容易才站在原地沒動,任由周如玉幫他把外衫換了下來。

見她還打算幫他換裏面的,幹脆伸手攔住,若無其事地道:“還不著急,我先去看看兩個孩子。”

說罷便假裝正常地從她旁邊經過,要過去看兩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