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趙氏離開的時候, 正碰上沈伯文帶著女兒回來,二人打了個招呼,便各回各的房間,

進了屋子,沈伯文不由得問道:“二弟妹方才過來,是有什麽事兒嗎?”

周如玉便笑笑, 將趙氏方才的來意和幫自己幹了活兒都說了。

聽完,沈伯文也覺得詫異, 在自己印象裏,二弟妹似乎不是這麽容易就來交賬本的人啊,難道是二弟跟她說了什麽?

不得不說, 還真讓他猜對了。

跟二弟一家一同用過午飯,各自回房後,女兒已經累了,躺在床上沒一會兒就睡熟了。

見狀,沈伯文便跟周如玉說起話來,也特意放低了聲音:“來之前, 爹跟我商量過了, 舉人名下的店鋪不用交稅, 打算把這家店轉到我名下。”

“這……”周如玉一聽,就面露遲疑。

這裏面的好處任誰聽了都清楚, 只是若是把店轉到自家相公名下,就相當於是大房的了,這要讓二弟妹和三弟妹知道了, 怕是要鬧起來了。

沈伯文也清楚, 便繼續說道:“爹也考慮到這些了, 他老人家想得周道, 打算把店裏的收益分了,他們老兩口拿三成,我們三房各拿兩成,還有一成留作小妹將來的嫁妝。”

周如玉卻道:“這不合適。”

“是,所以爹這麽說的時候,我便拒絕了。”沈伯文就知道她會這麽說,笑道:“不若娘子來猜猜,我是怎麽跟爹說的?”

周如玉被他一番打趣,耳根有點紅,但還是認認真真地道:“相公想必是跟爹說,咱們大房就不要這店裏的收益了,是不是?”

“娘子果然聰慧。”沈伯文笑了笑,然後說道:“的確如此,最後爹也同意了,娘子不會怪我先斬後奏吧。”

“怎會?”周如玉搖了搖頭,“這些年,家中供相公讀書,日子的確清苦,二弟跟爹操持家裏的莊稼,幹的都是體力活兒,三弟在鎮上幹木匠活兒賺的錢,基本上也都交給爹娘了,二弟妹嫁進來得早,也跟著吃了不少苦……”

她所說的這些,在原主的記憶當中都有,也是因為如此,沈伯文才跟老爺子提出了重新分配的想法,好在老爺子想了又想,終究還是同意了。

此時見自家娘子也沒意見,沈伯文也松了口氣。

“況且……”周如玉想了想,又道:“相公如今已經是舉人,將來的前途定不會差,無論是考中進士,還是謀官外放,都沒精力顧得上食肆,更別說火炕生意了,還不如索性放手,換家中和睦。”

這原本也是沈伯文所考慮到的,如今聽她與自己想到一處去了,不由欣喜。

原本他早上過去是同爹娘告辭的,不料老爺子突然提到這件事,馬車就在外面等著,回去跟她商量完了再說就來不及了,只好先斬後奏,想到這兒,他不禁有點抱歉。

周如玉細心入微,大致能猜到他怎麽想的,主動道:“家中的大事,你做主便是。”

……

桃花村,沈家。

家裏今天的午飯是王氏和沈蘇一塊兒做的,味道只能說一般,不難吃,也沒多好吃。

就連沈老爺子這個不怎麽挑嘴的人,也能明顯嘗出來這比起大兒媳婦兒做的飯菜,水平差太遠了。

老太太就更直接了,吃完飯見王氏還想直接回屋,立馬給她叫住了:“站住。”

“娘,我怕阿瓔哭起來找不著我。”王氏面露難色。

老太太根本不聽她的,指著眼前這一大堆碗筷,語氣涼涼的說:“飯做的不好吃我就不說了,跟著你大嫂學了那麽久,也沒點長進,而且這兒這麽多東西,你讓阿蘇一個人收拾?”

沈蘇正好背對著王氏,聞言就翻了個白眼兒,正好被老太太瞧見,輕輕拍了她一巴掌。

小娘子家家的,做什麽怪相。

王氏見往日的借口沒用了,大嫂也不在,只好認命地收拾起了碗筷。

慢吞吞收拾了一會兒,擡眼一看,老太太竟然不在這兒了,松了口氣,正想挑著輕點兒的幾個端到廚房去,沈蘇一眼看出她的意圖,哂笑一聲,“三嫂,娘是去你們屋裏抱阿瓔了,馬上就回來了。”

說罷,便端起一半碗筷去了廚房。

不多不少,她分的剛剛好,絕對不讓三嫂少拿一個碗,一根筷子。

回頭要是讓娘知道了,說自己小心眼兒也罷了,她就是看不慣三嫂那個幹活偷懶的樣子。

大嫂好不容易走了,自己可不會慣著她。

沈蘇在心裏都打算好了,要是她偷懶,自己就去找娘告狀,反正自己才是娘的親閨女,才不怕她呢。

幸虧王氏不知道她這番打算,不然可得氣壞了。

好不容易收拾完,王氏回到房裏,給自己倒了杯水喝,越想這段日子,越發懷念起了自己跟相公單獨在鎮上住的那個時候,頭頂上沒有婆婆壓著,中間也沒有妯娌和小姑,相公幹著木匠的活兒,每天都能回家來,有什麽家務活兒,順手就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