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隨意打發了個丫鬟下去幫自家兒子買餛飩, 送算是讓這小祖宗放過自己了。

渠婉靠在窗欄上,往下頭看了半晌,才把陪在自己身邊的媽媽叫過來, 下巴揚了揚,示意她往下看,語氣盎然, 問她:“木媽媽,你可曾見過樓下那人?是不是京都哪一家的子弟?”

木氏聞言便走過來, 認認真真地看了好一會兒,才確定地搖了搖頭,回道:“大小姐, 這人,應當不是,這個年紀的京都名門子弟,老奴都見過,沒有這個人。”

想了想,又道:“怕是春闈在即, 來京都參加會試的舉子。”

木媽媽的眼力, 渠婉還是信任的, 聞言便彎唇笑了笑,“我猜也是如此。”

見自家大小姐好像是對這個舉子有點興趣, 木氏低下頭,輕聲道:“大小姐,我這就讓人去查一查這個人。”

下面的人已經用完一碗餛飩, 起身與同伴離開了。

渠婉收回視線, 又扶著丫鬟的手回了裏間。

自始至終, 對於木氏的話, 沒說好,卻也沒說不好。

木氏心中就有數了,下了樓,找到跟車的下人,低聲吩咐了幾句。

……

沈伯文可不知道對面的首飾鋪子裏發生的事,等到沈杜吃完兩碗,他起身將錢付了,謝過老丈,還笑著贊道:“您家的餛飩,味道真不錯。”

老丈聞言得意極了,笑眯眯地說:“後生,算你有眼光,我家的餛飩,可是好多年的手藝了。”

這話被旁邊的老太太聽見,不由得在他胳膊上打了一把,跟沈伯文二人道:“別聽他吹牛了,要是覺得味道好,就常過來。”

沈伯文笑了笑,道:“一定來。”

心中也想著,下次要帶著自家娘子過來,讓她也嘗嘗。

循著原路,沈伯文與沈杜回到了書坊,邵哲見到他就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對不住師弟……”

沈伯文卻道無事,一起出了書坊的門,還同他說起了自己方才吃過的那家餛飩味道極好。

邵哲聞言很感興趣,開口道:“那等回頭有空,我也去嘗一嘗。”

“不會讓師兄失望的。”

聽到他們說的話,清風也湊過來問道:“可是前面那條街,首飾鋪子對面的那個餛飩攤子?”

沈伯文點頭道:“正是那家。”

“那家味道是不錯,老爺先前在這邊住的時候,也總是過去吃。”清風道。

居然正好遇上自家老師常去的攤子,沈伯文倒是沒想到,但思及自家老師的性子,偏愛這路邊的小食攤,好像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他們這邊正說到自家老師,韓輯從自家父親書房中出來之後,也想到了自己的幾個弟子。

要不是還得在家裏待幾天,他就已經帶著夫人搬出去了。

回到自家房裏,剛坐下,就瞧見自家夫人帶著李媽媽回來,一臉的疲憊,頓時心知肚明。

“母親又跟你提過繼的事兒了?”

蕭氏點了點頭,低頭啜了口李媽媽送過來的茶,才道:“問我們是願意在大哥那裏頭挑,還是二哥那裏挑,或者更想從老家那幾房裏找。”

韓輯聽得一陣無語,“大哥總共才三個嫡子,大嫂怎麽可能舍得過繼給我們?”

“那你可就想錯了。”蕭氏擡起頭來,想到方才在正房裏的事兒,又糟心起來,同他道:“我看大嫂可是樂意得很。”

“不必管她。”韓輯擺了擺手,只道:“咱們都已經商量好了,不用過繼,下次娘再跟你說,你就說我不願意,讓她來找我說。”

蕭氏聞言便在心裏苦笑,要是自家婆母是這麽好說話的人,倒是好了。

況且就算自己這麽說了,也沒有用,婆母只會讓她勸自家老爺,如若不然,便是自己這個妻子沒有做好,沒能盡到自己的責任。

夫妻多年,韓輯輕而易舉就看出了她的口不對心,細想片刻,幹脆利落地道:“再住兩天,我就跟母親說,咱們搬到三元巷的宅子裏去住。”

能搬出去住自然是最好的,蕭氏點了點頭,算是相信了。

不過即便是她,也沒想到自家相公的效率竟然這麽高,說是兩日就是兩日,竟一絲半點都沒有拖延,兩日後,就吩咐下人收拾東西裝上車,帶著自己去跟公婆告辭了。

只不過看著堂上公公和婆母的表情都不太好看,而且都是沖著自家相公的,心裏大概也猜到了緣由,但還是覺得有幾分好笑,這麽多年過去了,他惹公婆生氣的方式,都沒怎麽變過。

不管用什麽方式,他們總算是能搬出去自己住了。

馬車剛出了韓府的門,蕭氏面上神色都放松了許多,韓輯看在眼裏,也放下心來,同她玩笑道:“回來的路上,我看你跟延益的娘子似乎相處的頗為和睦?”

蕭氏聞言便笑了,“那個小娘子倒是很合我的眼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