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另一邊的書房中, 韓輯將兩個弟子最近幾日的讀書情況檢驗了一番,心中滿意,道:“看來為師不在的這段時間, 你們二人也沒有放松,這很好。”

說罷又問道:“怎麽樣,你們兩個都是南邊的人, 剛到盛京,這邊的氣候還適應嗎?”

沈伯文上輩子是北方人, 到了盛京之後,除了一開始覺得有些幹燥,後來便漸漸習慣了, 還習慣的挺快,所以他笑著回道:“學生還是挺適應的。”

韓輯仔細打量了一番,發現他面上確實沒有什麽水土不服的模樣,不由得同他開起玩笑來:“你才來了這麽幾日,就適應了,我都要懷疑你上輩子是不是南方人了。”

說罷自己便笑了, 孰不知沈伯文心裏卻悄悄的點了點頭。

對, 您說的對。

邵哲卻裏裏外外都是個地道的南方人, 初來盛京,暫且還沒能適應, 即便有師弟娘子做的夜宵,但還是清減了幾分。

韓輯見狀,不由得多叮囑了幾句, 然後道:“還是要及早適應, 會試也得在貢院待九天, 要是身體撐不住, 腹內有多少才華學識,都發揮不出來。”

“學生明白了。”

邵哲面色赧然,點頭應下。

關心完兩個學生的身體,韓輯似是剛想起來一般,端起茶喝了一口,放下茶杯才“哦”了一聲,然後道:“對了,我叫了陸翌晚上來家裏吃飯,你們師兄弟幾個也正好見一面,我離京頗久,許多事也不曾了解,你們若是有什麽想知道的,回頭可以問他。”

沈伯文對這個年紀輕輕便身居正四品大理寺少卿的大師兄,還是很好奇的。

在他看來,一個人會讀書,能考上進士,固然能證明一部分能力,但能否做好官,在其位謀其政,還能讓上位者看重,才是真正的本事。

如今正好有機會,他也想認識一番這位大師兄。

……

因而,等到了晚上,陸翌終於上門,看著他手中還牽著一個與自家女兒差不多大的小娘子,小娘子還好奇地看著他們的時候,沈伯文不禁有幾分語塞。

這好像,大師兄這與自己心中所預想的形象,不甚相符?

陸翌先向韓輯行禮:“學生見過老師。”

沈伯文與邵哲也上前與他見禮。

同二位師弟回過禮之後,陸翌便向韓輯請罪:“老師見諒,歆兒聽說我要出門,便鬧著要跟過來,學生沒辦法只好將她帶上。”

韓輯看著陸翌帶著女兒過來,倒也不意外,陸翌發妻早逝,他一番愛女之情可以理解。陸歆長得又冰雪可愛,自己自然不會怪他。

只是還是開口問道:“這已經過去了好幾年了,你也沒想著尋個繼室嗎,你公務繁忙,一個人照顧歆兒難免有疏漏之處。”

陸翌是個長相不俗的郎君,但他給沈伯文的第一印象,卻是他周身的氣質,該說果然不愧是在大理寺任職的人嗎?即便未穿官服,也是端正守禮,一派正氣的君子氣度。

他聞言便搖了搖頭,只道:“歆兒還小,凡世上之人,必有私心,我若是娶了繼室,她若沒有親生孩子便罷,還能好好對待歆兒,若是有了,即便不是成心,但也會有意無意地將歆兒排在第二位。”

他懷裏的小娘子聽到了自己的名字,不禁擡起頭來瞧向自家爹爹,一臉好奇。

摸了摸女兒的頭,見自家老師還欲說什麽,陸翌端正道:“況且弟子現在正是因為公務繁忙,更加無心再娶,老師就莫要再提這件事了。”

沈伯文將這一番話聽罷,便不由得在心中點了點頭,這位師兄倒是很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他意已決,韓輯便不再提,畢竟也是學生自己的家事,他心裏有數就好,便道:“你師母也隨我來了,若是歆兒不怕生,可以去見見你師母,讓她幫你帶一會兒。”

陸翌聞言,略微思索了下,便答應了,隨後帶著女兒,在清風的引路下去了後宅拜訪蕭氏。

……

後宅中,蕭氏正與周如玉坐在一處,讓人送了本莊子上的賬本過來,教她看賬本。

蕭氏從不是個只說不做的人,既然已經說了要教她管家,便著手開始,正好現在她們住在一個宅子裏,來往也方便。

周如玉倒不是看不懂賬本,但看的也不過是先前自家食肆的賬本罷了,雖說道理相似,但賬本與賬本之間,還是有不少區別和學問的,因而也學的很認真。

這一個教一個學,時間不知不覺便過去了。

陸翌帶著女兒前來拜見的時候,她們的教學正好告一段落,正準備休息一會兒。

蕭氏聞言便道:“請陸大人進來。”

一見到小孩子,蕭氏的心就軟了,不等陸翌主動開口提,便道:“你老師那邊還等著你吧?你家小娘子便留在我這兒,保管給你照顧的妥妥當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