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然而事情卻並不像他預想的那般。

“什麽?監軍?”

那日被景德帝派的小內侍叫回去, 殿內還有閣老們議事,他們只能在殿外等候,而後謝之縉先被叫進去, 半刻鐘後出來,沈伯文才被傳喚進殿。

然而進去之後,就被炸了一個大雷。

景德帝下旨命定遠侯盛宣為主將, 另有兩名副將,立馬前往太原府接管附近三府兵馬, 打退大戎人,奪回鳳陽府。

此外,還命沈伯文做監軍隨行, 專掌功罪,賞罰稽核,對景德帝一人負責,有秘密上奏的權利,以及在主將不在的時候,還有對軍隊的指揮權。

監軍的位置極其重要, 權利也十分大, 先前的監軍一般都是由景德帝身邊的大太監們充任, 譬如禦馬監的幾位大監,但讓文官充任的情況也不是沒有, 畢竟武將們天生有“擁兵自重,武裝割據”的條件,仿佛無論在皇位上的是哪個皇帝, 都對他們有戒備之心, 因而監軍才應運而生。

定遠侯府雖然近些年已經有些沒落了, 但定遠侯盛宣畢竟家學淵源, 自己也沒少上過戰場,帶兵打仗的能力無人懷疑,況且,在旁人看來也不是不能理解。

衛國公鄭家,戰功卓然,在邊關威名赫赫,家中還出了一個皇後,還有皇後所出的太子,到現在手裏還握有兵權,老實說,他們沒有主動上交兵權,景德帝也一直都沒有對他們家動手,已經足以讓朝廷眾人心裏犯嘀咕了,這次不派他們家族中的人前去,也是不想給他們家再添戰功,雖然景德帝沒這麽表現,但並不妨礙其他人這麽想。

朝中還得力的武將,除了衛國公一家,還有曹國公朱家,一門三傑的廣安宋家,近些年在西北以戰功出名的守將高定然,定遠侯,以及寧平候杜家,只不過杜家這一輩有本事的只有一個杜明,然而杜明已經在鳳陽府殉職了,真是可憐可嘆。

除了這些人之外,有打勝仗的本事的,還有太子李煦和燕王李燁。

不知景德帝是出於何種考慮,最後在這些人中選了定遠侯,但很顯然,這個人選暫且能讓大部分的人滿意,不滿意的當然也有,但都被景德帝忽視了。

沈伯文對武將們了解不多,既然定遠侯能讓大部分人都滿意,他的本事應當沒什麽問題,只是……

他“嗯”了一聲,忽然皺起了眉,頓了頓,才道:“長風,你說陛下究竟知不知道當年的事?”

他總覺得,雖然文官為監軍也不是什麽稀奇的事,但點他自己做定遠侯的監軍,恐怕與他們兩家從前的齷齪有關。畢竟說到底,福柔公主派人綁架阿蘇和如玉,起因便是定遠侯府那個庶女的挑撥。除此之外,還有他們兩家之間那說不清的親戚關系,時至今日,定遠侯夫人在外交際的時候,也經常見了阿蘇沒什麽好臉色,也就兩家圈子不同,地位也不同,阿蘇不屑同她計較罷了。

但說到底,他們兩家的關系並算不上好。

謝之縉聞言,欲言又止,半晌後才道:“陛下手中有錦衣衛,恐怕該知道的都知道。”

尤其是這種涉及到朝廷官員和勛貴們的私事,更是他們重視的地方。

沈伯文聽罷,面上倒是沒有驚訝的表情,顯然已經預料到了。

既然景德帝知道他們那件事是前提,後續對他的提拔看重的原因,似乎也多少能窺得一斑了。

“罷了。”沈伯文輕嘆了口氣,垂下一雙清鴻眼眸:“事情已經定下了,我們再追根究底也沒什麽用,我不日就要隨軍遠赴太原府,到時候家中還要麻煩長風看顧。”

“這有何難,也是我應當做的。”

謝之縉沒有猶豫便點頭應下,“邊關既已起了戰事,延益你過去也有風險,雖然監軍不必上戰場,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送你幾個身手好的人吧,除了護衛你,若是你有什麽不方便讓軍中之人知道的事需要做,也能差遣他們。”

沈伯文本想推拒,但想了想,還是應了下來,拱手謝道:“那便多謝長風了。”

“你我之間,不必如此客氣。”

謝之縉笑得坦然,忽然又道:“只是可惜,玨哥兒下場的時候,你這個當爹的怕是還在邊關。”

聽他說到這個話題,沈伯文心中也不免有些遺憾,在好友面前也不必裝什麽樣子,他搖了搖頭:“哪怕我在這邊,也不能陪他去廣陵府,況且不管我在與不在,他能不能榜上有名,還要靠他自己。”

謝之縉聞言挑眉:“你就這麽放心?”

“不是放心,是寬心。”沈伯文頷首,隨即又嘆了口氣:“況且……邊關起了戰事,鳳陽府已經失守自不必說,恐怕太原府,大同府還有鄰近幾個府,鄉試都考不成了,相較於這些地方的士子們,玨哥兒還能安穩地下場,已是大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