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疑心生暗鬼

待晉陽公主坐下,趙希言與之解釋道:“阿姊,是她想要同我比試,便在狩獵之前與我約定輸者答應贏者一件事,誰知狩獵時山中驚現猛虎…”

“所以你為了救她只身一人去與虎鬥?”晉陽公主打斷道,旋即又湊近了些,有驚無險道:“你呀你,怎如此莽撞,人怎可與虎搏呢。”

趙希言搖頭,“本就是我與她爭勝負她才會去涉險,若韃靼的郡主在應天出了事,恐怕陛下會不好與韃靼可汗交代,蒙古諸部雖懼怕父親,但是他們聚攏一起,野心仍在,大明與蒙古諸部的關系劍拔弩張,不能因我而導致禍亂。”

“她的莽撞怎倒成了你的過錯了,即便如此,你是趙家二郎,是陛下的親侄兒,是我的弟弟,皇天貴胄,那韃靼不過是蒙古的一個部落,區區郡主,如何能與藩王國的世子相比。”晉陽公主道,“若要以你性命為代價換取和平,我寧願開戰。”

“阿姊心中,”趙希言盯著晉陽公主,“真是如此想的麽?”心中越發的疑惑。

晉陽公主伸出手,想要靠近,卻發現趙希言心裏始終設了一道防,於是皺起眉頭嘆道:“你我相識,因這趙家姓氏與血脈,你我隔閡也因這姓氏,血親之人,一旦沾染上權力,從此便再沒了信任,親父子如此,何況手足。”

“言,無心爭這權力,也無心藩王之位,父親鎮守邊塞,然已年過半百,爭這天下又有何用。”趙希言力陳道。

“我知道你無心,可你注定是逃不開的,除了皇太子,陛下還有三個皇子,阿姊能信賴的人,只有你了。”晉陽公主極真誠的看著趙希言,似是懇求。

趙希言無奈的嘆了口氣,“太子殿下是國朝正統繼承人,陛下是明主,只要陛下不允,便沒有人可以奪走殿下的江山。”

談到大明朝的皇帝,晉陽公主黯然失神,“父親的心思,如今就是連我也不明白了。”

------------------------------

皇帝與往常一般,政事繁忙便宿於自己的寢宮之中。

錦衣衛指揮使從城外歸來,靜悄悄的入了宮城,又解繡春刀入殿。

恰巧遇見從皇帝殿中出來的齊王,遂行禮道:“齊王殿下。”

“這不是胡指揮麽,可是查到刺客了?”齊王問道。

胡文傑搖頭,“下官無能。”

齊王聽後臉色沉下,“胡指揮沒查到刺客,那來見陛下做什麽,請罪?”

“是,下官來向陛下述職,殿下的傷可好些了?”胡文傑關心的問道齊王。

“胡指揮日理萬機,還有閑暇之余來關心小王的傷麽,”齊王傲慢道,“太醫說本王未傷至根骨,瘸不了,胡指揮作為錦衣衛指揮使,應專心查案將兇手揪出才是。”

“下官一定盡所能,盡快將兇手揪出。”胡文傑回道。

齊王撐著拐杖,笑盈盈道:“行刺國朝親王可是不赦之重罪,如今兇手逍遙法外,弄得人心惶惶,若真揪出了兇手,胡指揮可要秉公處理。”

胡文傑靜立拱手,“自然。”

齊王見之擺了擺手朝錢一瘸一拐的走著,一邊陰陽怪氣的道:“都說錦衣衛辦案如神,看來也只是徒有虛名罷了。”

“殿下慢走。”胡文傑恭送道並未與一向自大的齊王計較。

烈陽高照,胡文傑轉身進入內廷。

“高監,陛下睡了麽?”指揮使胡文傑問道殿外看守的掌印太監高士林。

“陛下在殿中批奏疏,今日冬獵過後便有不少大臣連夜上了奏疏。”太監回道。

“下官有事要奏陛下,還請高監通融。”胡文傑道。

“胡指揮稍等。”太監轉身入內。

皇帝正於殿內專注的批閱奏疏,以至於案上有幾盞燈滅了都不知道。

“皇爺。”

“什麽事?”因燈暗了不少,皇帝便拿起一本奏疏翻開抵在燈燭下細看,一邊回道。

“錦衣衛指揮使胡文傑求見。”高士林道。

於是,皇帝微擡起眼,白日冬獵謝恩散場後,中軍都督王振便單獨面聖向皇帝請罪,又將刺客出現一事私下奏報詳情,皇帝便派錦衣衛指揮使胡文傑去查探。

“讓他進來。”皇帝道。

“是。”

高士林將滅了的燈點亮旋即退出,換錦衣衛指揮使入內,飛魚服晃動得厲害,是因他的步子急湊。

翼善冠在燈光的照射下斜印於地上,“陛下。”

“查的如何了?”皇帝放下手中事物問道。

“臣無能,未能查到蹤跡,但從行動上來看,很可能與在揚州最後一批出現的人馬相同,他們撤退時只帶走了被王姑娘擊傷的同夥,但遺失的武器未帶走,樹幹上所留痕跡,其作戰方式也大相庭徑。”胡文傑道,“兵器便是上次陛下看過的,其材質與鍛造,根本不是普通人能用的起的,此次行刺,或又與幾位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