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李王氏之女

成德十二年春,二月初九,禮部啟貢院,始會試,天下舉人赴內,三場考試共計三日。

會試第一日的清晨,天還未亮,貢院門口便排滿了趕考的舉人,此刻貢院的門還未開,舉人們頂著春日的寒風將手卷縮在袖子裏。

至拂曉,有中、東、西、南、北五城兵馬指揮司調兩倍人馬巡防,又調京衛至貢院把守,並由中軍都督王振親自坐鎮。

提調官入內貢院開始指揮官吏巡查以及考場房號事宜。

主考官與同考官從宮中取得試題密封後帶往貢院,隨後封鎖試題,以待會試開始。

——哐當!——沉長的鐘聲從紫禁城中傳出,貢院大門開啟,搜查登記的官員整理衣帽坐下。

吏員將墨研磨好,“大人。”

官員坐下後捋起袖子提筆,低頭問道:“名諱?”

“孫梓軒。”排在第一的考生回道。

官員擡頭,旋即擱筆起身,拱手道:“原來是刑部孫尚書的長公子。”

“大人坐吧,我也是來赴會試的。”孫梓軒道。

官員坐下提筆,不用考生報,他便知道籍貫,書寫時不禁多問了一句,“孫監生如今在國子監供學,自太.祖開國,監生便是國朝官員之備選,且多出任地方要職與高官,何苦與這些舉人一樣走科考之路,如此為官還需三年考察之期。”

“我是以恩蔭入的國子監,不想永遠在父親的庇佑下,此次貢舉也想試試自己的深淺。”孫梓軒道。

“孫監生好志氣。”官員填寫好後,拿上一塊排子,“這是孫監生的房號。”

“多謝。”孫梓軒謝道。

貢院門口還站有兩排搜身以防夾帶的官吏與京衛,孫梓軒也無例外被搜身。

初升的朝陽打在一輛馬車的棚頂上,隨後馬車停在了貢院附近。

趙希言撩起車簾,望著排長隊的舉人們,摸了摸自己頭頂的善翼冠道:“上萬舉人,最後所錄不過二三百人,寒窗苦讀十余載就是為了這頂我生來就有的烏紗帽,榮華富貴,可真是擠破腦袋也要往裏鉆哦。”

“世子是王子,將來襲爵亦是人主,這些舉子豈能與世子相提並論。”陳平從旁道。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這裏面也會出一位王侯也不定呢。”趙希言道,“今年的考官有些誰?”

“前陣子京報有刊登,今年的主考是禮部侍郎李文遠,晉陽公主的舅舅,同考為左僉都禦史王陽雲,亦是漢王的親舅舅,如此重外戚者,唯本朝而已。”陳平道。

“舅舅…”趙希言回想了幾個皇子生母的容顏,“那這二人年歲應該不大,就身居要職了嗎?”疑問道。

“皆不過四十年華左右,王陽雲是蔭監出身,因是外戚升遷便比尋常士人快,他也是江南望姓王氏家族的長房嫡子與王淑妃一母同胞,不過臣對此人不熟,但這個李文遠臣與其打過交道,他只是李家的庶出,進士探花出身,此人的文章曾當廷受到皇帝嘉獎,其能也在同榜進士中極為突出,剛中第時,他便娶了王氏的嫡女,與王氏誕有一女,如今應已到要出閣的年紀了。”陳平回道。

“哦,如此說來,這個李文遠之女既是李皇後之親,也是漢王之親,可了不得,坐擁朝廷最有權勢的兩大家族。”趙希言驚奇道。

“所以李家門庭若市,登門的皆為求親者。”陳平回道。

談話間,一位氣質儒雅的舉人身著襕衫從趙希言的車架旁略過。

“這人…”趙希言呆愣的望著舉人說不出話來。

“世子若有疑問,臣去喚他過來。”陳平道。

趙希言擡手,“我只是覺得此人氣質不凡,馬上就要鎖院考試了,莫耽擱人家。”

舉人們陸續登記入院,時辰將近,貢院的鑰匙由京衛所持送往大門即將鎖院,官員記錄完最後一人,擱筆伸了伸懶腰準備離去時又被叫聲所驚。

“大人,考生來晚了。”舉人快步走近。

官員打量了舉人一眼,儒巾與襕衫的確是讀書人裝扮,遂不悅的拉下臉,“名冊都已經送進去了,你怎麽才來?”

“臨時有事耽擱,還請大人見諒。”舉人作揖道。

“時辰已經到了,三年後再來吧。”官員揮手道。

“怎會呢,現在才是卯時七刻,太.祖初定科考便有明文規定,禮部會試鎖院時間為辰時一刻,如今還有半刻鐘,大人豈能拒我於門外。”舉人爭辯道。

“本官名冊已定,今日趕考的,即便是公卿子弟也無不是天黑就等在此,汝耽擱遲到還要狡辯,來人呀,給我轟出去。”官員怒道。

“誰敢,我是州府舉人,有功名在身。”舉人對幾個朝他逼近的吏員斥道。

“既然時辰未到,大人理應允他入貢院才是,若因此事真的耽擱而一紙訴狀都察院,大人豈不自毀前程?”緩緩靠近的馬車上下來一人,烏靴輕踏車梯,織金紅袍配上玉帶,高於郡王的服飾裝扮讓官員一眼認出,旋即趨步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