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春風又入堂

“兒想要禮部侍郎李文遠的女公子為兒的正妻。”衛王跪伏,誠懇道。

“你想要文遠的女兒?”李皇後突然楞住,李文遠是庶弟,雖不親近,可也有個姊弟的身份在,“文遠是本宮的弟弟,怪不得你要娶妃不去向陛下請旨而來尋本宮。”

“兒想陛下政務繁忙,母親一向是最關心兒的,這才鬥膽來坤寧宮叨擾。”衛王跪道。

李皇後臉色平常,既沒有拒絕之意也沒有當即答應,“你要娶文遠之女李氏,本宮沒有意見,但他夫妻二人成婚至今恩愛兩不疑,二十年中也只有這一個女兒,遂寵溺至極,又為之拒絕了不少公卿官宦,所以本宮不能一道教旨強人所難。”

“兒子知道,但李侍郎是母親的親弟弟,若由母親勸說,婚事定能事半功倍。”衛王擡頭懇求道。

李皇後嘆了一口氣,“也罷,你素來比他們都孝順,也從未央求過本宮什麽,本宮可以幫你勸說,但是能否成,還要看天意。”

“兒謝過母親。”衛王叩謝道。

隨後衛王便陪李皇後用膳,坤寧宮一番熱鬧後,李皇後望著桌案上未吃完的糕點,臉上重新印上了愁容。

“殿下可是念家了?”隨身的嬤嬤端手上前,嬤嬤是李皇後的陪嫁,也同她在宮中待了二十余年。

李皇後望著糕點無奈的長嘆了一聲,“踏黃昏之光,從紫禁城正南門進入,坐上那至尊之位,母儀天下,很光耀吧?”

嬤嬤望著一臉哀傷的李皇後,“姑娘…”

“可又有誰知道,吾被萬丈光芒所籠罩,卻連最基本的自由都無法擁有,永遠的被困在了這座冷冰冰的城池中。”李皇後聲音微顫,“二十年了,家的記憶我早已經模糊,竟連這糕點的味道也嘗不出來了。”

嬤嬤聽後驚楞,“那方才衛王殿下…”

“他有事要求我,必然做足功課才敢來此,這孩子自幼就會討人歡心,也極細心,他又豈能不知道本宮心裏惦記著什麽,喜歡什麽。”李皇後道。

“殿下,奴多嘴一句,衛王殿下城府之深,怕是對皇太子殿下不利,今日他求娶四公子的女兒,怕也是看中了王李兩家的勢力。”嬤嬤從旁提醒道。

“我何嘗不知道這幾兄弟的心思呢,可王李兩家皆為外戚,一個是皇太子,一個是漢王,放著血親不扶持而去輔姑爺,這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呢。”李皇後道。

“話是如此,但四公子愛女心切,之前在家中又並不受老爺與夫人的待見,恐難免倒戈。”嬤嬤分析道,“奴在鬥膽多嘴一句,四公子的能力,怕是幾位嫡公子皆不如。”

李皇後倚在榻上,淡然的道了一句,“文遠看不上他的,他們夫妻二人的掌上明珠怎會嫁入王府與眾人爭寵。”

“可衛王殿下的心思之深,必不會沒有把握而來向殿下請求,他明知殿下能看穿他的心思,也知殿下是儲君的生母,卻還要入宮向殿下提及,這是為什麽呢?”嬤嬤對於衛王的請求發出了質疑聲,“奴在李家待了四十年,侍奉了老太爺與老爺,見過了多少宅內爭鬥,諸房爭奪家產,這奪位與奪家產,實則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國與家之分。”

經過嬤嬤的提醒,李皇後這才醒悟,對視著楞道:“你是說他?”

-----------------------------

衛王從坤寧宮走出,將身上李皇後為其披的大氅解開扔給內侍。

“殿下可向皇後殿下稟明了?”內侍接過大氅對半掛於手臂上緊跟其後。

“嗯。”衛王應道。

“皇後殿下應了嗎?”內侍又問道。

“她要做仁德大度的慈母,能不答應嗎。”衛王道。

“那殿下今日去哪兒?”

“這幾日不是科考麽,我那未來嶽丈被鎖在貢院裏出不來,去雞鳴寺吧。”衛王道。

“是。”

-----------------------------------

雄雞立於房頂,對著底下扯高嗓子,一唱天下白,舉人只帶燈具與筆墨進入相對應號房中,每個號房長五尺,寬四尺,高八尺,三面砌墻,只開南向於過道間。

開考時辰將近,負責鎖題的官員取出密閉的匣子,奉於主考官前,“座主。”

主考官李文遠與同考官王陽雲對立於一張桌子兩端,相互作揖道:“請。”

“解封試題。”

會試共三場,第一場試經義二道,四書義一道,第二場試論一道,判五道,詔、浩、表、內科一道,第三場試經史時務策五道。

提舉官將開封的試題謄錄發往各個考場,第一場試題為皇帝於四書五經中隨便圈出的一段。

考官敲響貢院金鐘,旋即將計時的香篆點燃,“第一試,始題。”

拆解試題後李文遠與王陽雲坐於考官房內閑聊對弈,考場上先有其他考官輪番巡查。

“我那妹妹倒是眼光極好,文遠如今的地位可是遠超我們幾位兄長。”王陽雲落下手中白子,摸著長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