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大理寺舊案

——燕王世子府——

“這裏是藩王世子的在京府邸, 你們不能擅闖。”內侍攔著一眾錦衣衛道。

錦衣衛指揮使胡文傑走上前,示出腰牌道:“京中流言不斷,為證真偽, 奉陛下口諭, 還請世子隨下官去一趟宗人府,陛下要親鞫此案。”

“什麽?”內侍大驚, 見人硬闖,便又連忙勸阻道:“我主是燕王世子,一未觸犯大明律法, 二未做傷天害理之事, 怎就變成案子需要陛下親鞫了?且市井流言豈可信以為真, 你們這樣做, 是在懷疑燕王殿下欺君嗎?”

“公公嚴重了, 無風不起浪, 正因為流言不斷,才需要審查,還世子與燕王殿下清白, 以此穩定民心。”胡文傑回道。

“這是陛下的意思嗎?”府內出來一少年, 赤袍玉帶, 穿戴齊整,“我犯何罪需要去宗人府那樣的地方呢?”

胡文傑遂拱手,“見過世子。”又道:“下官只聽皇命行事,其他的,一概不知。”

胡文傑的肯定之語,讓趙希言再起疑心,以皇帝的性子,應當會很快的制止流言散布, 以此來息事寧人才對,為何皇帝會答應追查且要親鞫。

“主兒...”內侍湊近一步。

趙希言旋即高擡手制止,又像是在暗示周圍,旋即朝胡文傑道:“好,有勞大人。”遂獨自一人上了錦衣衛準備的車馬。

-----------------------------------

都察院僉都禦史顧知彥的上奏引來一陣爭議,還有人當廷以有損皇家顏面而反駁與斥責,也有附和之人,但反聲明顯更大,百官皆知,只有息事寧人才是最安穩的選擇,若深究,事關子嗣血脈這樣的頭等大事,定然會得罪北方的那位。

然就在爭辯不休時,皇帝給出的回復卻出人意料。

——宗人府——

皇帝的鑾駕出宮城,浩浩蕩蕩的隊伍一路至宗人府,除了正旦時的狩獵於祭天,百姓們極少在其他時候見到皇帝出宮。

於是皇城洪武門內的千步廊便擠滿了圍觀的百姓,縱然有羽林衛阻隔,卻還是被嘈雜的人聲圍繞著。

宗人府位於千步廊東側,吏部官署之旁,皇帝進入宗人府,端坐在大堂正北的交椅上,兩側站著一眾穿袞龍袍的宗親諸王,底下兩邊便是陪審的文武大臣。

正堂兩側的偏廳中,左宗正與右宗正正奉旨翻閱著屬籍與玉牒。

“燕王趙擇嫡次子,建業四年,辛卯,丁酉,乙醜,未時誕,賜名希言,封陳留郡王,次年襲世子位。”直到左宗正念出趙希言的生辰八字。

“辛卯...丁酉,乙醜,未時...”眾臣聽著左宗正念出的生辰八字,引起一陣議論,“這是八字全陰的命格啊。”

“陳監正,這關於歷法等天文之事,您最是了解的,可解得這燕王世子的命格?”有官員問道一旁的欽天監監正。

監正一身青袍,長須全白,容顏如一修仙的道人般,端著笏板靜立不動,“凡四柱皆為陰幹支,謂之四柱純陰,若是女子,便是極陰,若為男子,這純陰的命格...”欽天監搖頭,“男則畏妻,女則畏夫,易劍走偏鋒,子嗣坎坷,只一點,於仕途順暢而已。”

“人家是燕王獨子,仕途能不順暢嗎,生來就是郡王,兄長薨逝,便是世子了。”有大臣道,“不過這畏妻...倒是像極燕王的性格,也不知是誰傳的這陣風聲,想想也明白,這千裏封地,萬世的家業,誰會給一個非自己血脈之人繼承呢,顧禦史的上奏,與民間的傳言簡直就是無稽之談,這些個禦史,總愛沒事找事。”

“不找事怎麽叫禦史呢,人家負責的就是彈劾與監察。”

“這好不容易京城得以太平了,非要再掀,也不知他圖什麽。”

先前反駁的大臣,便在私底下埋怨顧知彥的上奏。

“陛下,安定伯是在建業四年之後被尋到的,於次年壬辰年春被錦衣衛抓捕歸案,此之燕王世子已降生。”大臣朝皇帝躬身奏道,“而民間傳聞便是,安定伯是燕王妃的嫡親弟弟,這麽多年逃亡,安定伯在被捕之前,定會與自己在這世間唯一的親人聯系,但朝廷布下羅網追捕逃犯數十年不休,他豈能輕易露面,若是期間生子,自己以逃亡之身難以撫育,而將自己剛出生的孩子送至往燕國交由親姐姐撫養,也不是不可能,宗室牒譜中並不會記錄皇室子弟妻妾的妊娠,燕王妃自去燕地之後再未踏足過京城,事關皇族血脈,封地承襲,大明的江山,此等重事,不可不細查。”

“陛下,燕王世子到了。”錦衣衛指揮使胡文傑入內道。

“讓他進來。”皇帝道。

趙希言穿著一身赤色邁入宗人府寬闊的大堂,正北方的交椅上坐著一個明黃色的身影,兩側朱青宗室大臣陪同,陣仗之大,也讓趙希言倍感壓迫。

“臣,燕王世子趙希言叩見陛下,願陛下聖躬萬福。”趙希言提起赤袍下擺屈膝跪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