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皇太子趙旭

——坤寧宮——

皇帝自長春宮離開, 本想回乾清宮,在途徑乾清宮之後的坤寧宮時卻突然駐足,皇後雖誕有一兒一女, 但因嫡女常住於宮外, 而所出嫡子又為皇太子, 入主東宮, 如今正是經筵講學之時, 太子不能日日來視膳問安, 坤寧宮便顯得格外冷清。

除了必要場合, 皇後出行從不用儀仗, 宮內連侍奉的內臣也沒有留多少,二十余年來,只有隨嫁的婢女陪在身側不離左右,以及一個掌事的老太監, 與幾個灑掃的內侍宮人。

殿外響起了腳步聲, 正在打掃院子的內侍趕忙扔下手中的掃帚至一側跪伏。

坤寧宮大殿內,李皇後抱著一只海外進貢的獅貓,老太監手裏拿著一把厚厚的剪子, 獅貓極為溫順的躺在李皇後懷中,老太監一手捏著它的爪子,將那長而鋒利的指甲一一剪下, “殿下養的貓兒溫順, 給它剪爪子連聲都不吭的。”

“想是它於我一樣吧,”李皇後撫摸著獅貓, 倍感落寞,“被困在這座小小的城中,就是有再大的脾氣, 也都能被歲月磨平。”

“皇後殿下。”李皇後的貼身婢子走入內,“陛下來了。”

老太監遂起身退離,婢子走上前,問道:“奴為您重新梳妝?”

李皇後搖頭,“他不喜歡的,是你這個人,就算你打扮的再好看,又有什麽用呢?”

婢女無奈只得福身退下,沒過多久皇帝便步入殿內,李皇後將獅貓輕放於褥子上起身相迎,福身道:“陛下萬福。”

“皇後不必多禮。”皇帝毫不客氣的略過皇後一把坐下,望著獅貓問道:“這貓你一直養著?”

獅貓察覺氣息不對,遂從皇帝身側的褥子上跳下,跑到李皇後腿側蹭了蹭。

李皇後親自斟了一碗茶,彎腰將貓兒抱起放到了殿角的一個籃子裏,回道:“這獅貓伴妾身已經多年了,還是陛下禦賜之物,妾身豈敢怠慢於它,陛下久不曾來坤寧宮,應是不記得了。”

皇帝愣了愣,捏著右手擡眼道:“皇後是在怪罪朕冷落了你嗎?”

“妾身不敢。”皇後福身賠罪道,“陛下是天下人的君父,日理萬機,內廷諸妃,自是知曉,夫君是天,萬事皆以天下為先。”

皇帝沉下臉色,“皇後若是不滿,不妨直言,不必在朕的跟前也裝聖賢。”

“聖賢若是裝出來的,那麽還可以稱之為聖賢嗎?”李皇後反問,“妾身自問只做了自己該做之事。”

皇帝隨之一笑,笑得尤為陰森,“皇後小朕十歲有余,為後二十年從未曾出過任何差錯,外朝臣子稱呼為賢,只要朕一死,這天下就是你母子”

“陛下的疑心致使內亂不斷,如今齊王妃已死,陛下為長子除去了隱患,又借此剔除了一些聲望極高的老臣,這難道還不夠嗎?”李皇後硬氣的質問道,“如果李氏是陛下最後的心患,那麽妾身請願改立儲君,讓太子讓位,我母子什麽都不求,只要有一塊安靜地生活就足以。”

皇帝深皺起眉頭,忽然泛起咳嗽,便負手重重咳了幾聲,顫道:“你終於肯說出來了,你隱忍了二十年,心中所有的不滿。”

李皇後稍壓怒火,瞪著皇帝再次道:“陛下要怨恨的人是妾身與那些早已被陛下處置了老臣,與四郎有什麽關系呢,稚子無辜,陛下害怕重蹈覆轍,那便效仿漢武帝賜死鉤弋夫人一樣也給妾身一杯斟酒,放逐李氏族人,這樣就沒有人能夠威脅你趙氏的江山一分一毫。”

“你”

“陛下,皇後殿下。”內侍再一次至殿門口,“太子殿下來了。”

幼子的到來打斷了二人的爭吵,盡管皇帝不喜歡皇後所出的嫡子,但對於皇子受教育上,亦不曾偏頗過,就如同最不受寵的楚王,因愛書道,故所請皇子教授都是國朝最善書法的大學士,皇太子之師更是儒學大家。

門口有人提醒太子皇帝在內,皇太子便恭恭敬敬的等候在門口,直到裏面傳來宣召的聲音他才入內。

將至十歲的太子已經開始蓄發,戴著一頂爪拉帽,赤色的曳撒用金絳環系著,腳下穿著皁靴。

“殿下,可以進去了。”出來的內使叉手道。

皇太子便邁著小心翼翼的步子跨入殿內,轉身進入了帝後所在的朵殿,端莊有禮的跪伏道:“皇太子趙旭,給陛下、皇後殿下請安。”

“起來吧。”皇帝道,又問太子,“今日文華殿不講學麽?”

明沿宋制,設經筵講學,每年二月至端午節,八月至冬至節為講期,逢單日入侍,輪流為出閣的太子講讀,今日是雙日,太子不敢直言拆皇帝的台,便拐著彎道:“講學的張先生在翰林院有要事,要明日才來,故而臣得閑來侍奉皇後殿下進膳。”

經幼子提醒,皇帝這才記起了今天的日子,望著他們母子,便罷了罷手起身,“時候不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