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索要世子

——紫禁城——

在文武百官注視下, 韃靼使者回道:“我王要的人是,燕王世子。”

對於韃靼索要的人選是燕王世子,文武百官議論紛紛, “燕王世子可是朝廷對付燕王最後的籌碼, 如果交給胡人…”

皇太子聽到韃靼的請求, 作為皇帝之子, 又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他與自己的父親一樣, 極為厭惡戎狄,於是一口回絕道:“糧食錢帛已是獅子大開口,燕王世子是斷然不可的,燕王世子對我朝至關重要,關乎生死存亡,若給了韃靼,朝廷將來如何自保呢?”

“有了燕王世子, 朝廷就能自保嗎?”韃靼使者反問道,“據我王所悉, 燕王大軍在一月之內連取數城,攻下大明半壁江山,為今之計, 可以解救朝廷的,只有我們韃靼, 只要朝廷與韃靼合作, 我王得到了他想要的,便會立即發兵北平。”

韃靼使者的話讓百官開始動搖,見眾口不一,韃靼使者又道:“我王之所以要燕王世子, 是因為燕王的強悍眾所周知,若一旦我王發兵,燕王率軍回援,朝廷又不出兵,我韃靼有燕王世子在手,便也多了一層保障。”

“燕王趙擇擁兵自重,一直以來都是朝廷的心患,如今燕王舉兵作亂,韃靼發兵,有此滅燕的機會,朝廷豈會不發兵呢?”皇太子回道。

“誰可以保證呢?”韃靼使者反問,“誰可以保證朝廷不會坐山觀虎鬥,待到兩敗俱傷再趁機一舉拿下,口頭的承諾不可以作為擔保,唯有交出燕王世子,才可解韃靼出兵的後顧之憂。”

皇太子陷入沉默,然朝臣此時已經做好了要交出燕王世子換取韃靼的出兵來滅燕之舉,很顯然,皇太子趙旭並不想,於是道:“國朝交出燕王世子,那誰又可以擔保韃靼一定會出兵?”

“為什麽不出兵呢?”韃靼再次反問,“韃靼與燕王交戰多年,早已成為世仇,燕王曾重創韃靼,折損無數大將,滅燕,是先王的遺願,也是所有韃靼人乃至整個蒙古帝國之心,如今可以與朝廷合作共同滅燕,何樂而不為?”

韃靼使者的話使得朝臣再一次動搖,尤其是與東宮反目進退兩難的李氏。

“朝廷沒有選擇,”韃靼使者再一次強硬道,“若不與韃靼合作,燕王的後方無礙,必然會齊心攻取濟南府,屆時我王得不到他所想要的,一怒之下,與燕王合作,發兵朝廷,朝廷現在還有余力再抵抗我韃靼嗎?”

“是與韃靼合作,還是將這合作關系推給燕國,相信諸位大人會有選擇的。”韃靼使者望著滿朝文武道。

“如果韃靼與燕王合作,那麽朝廷就徹底完了。”

“是啊,我等為朝廷做事,現已被燕王視為死敵,一旦城破,我等都將引來滅族之禍。”

朝臣們開始恐慌,三言兩語的議論,眼中充滿了擔憂與害怕。

“可胡人的話,能信嗎?”有朝臣提出疑問。

“現在還有可不可信的余地嗎?”有大臣道,“若不給人,韃靼要與燕王合作,這連一絲希望都沒有了。”

“我同意。”沉悶了許久的吏部尚書李知裕回答道。

韃靼使者望向文官最前頭那個瘦弱的官員,身上的補子繡著白鶴,此人一言,令百官聲止,可見其威望比之台上二位也不弱。

“還是這位大人最具慧眼。”韃靼使者變得尤為客氣。

“但是韃靼要與我朝簽訂盟約,用你們的長生天起誓,你們不會背叛盟約。”李知裕道。

韃靼使者滿臉笑意,“當然。”

“不可!”皇太子趙旭起身反對道,“盟約尚可撕毀,胡人不可信之,若將人交出去,朝廷則徹底失去牽制燕王的把柄。”

“殿下!”李知裕大聲喊道,其眼裏滿是蔑視,“殿下還是太過年輕了,不曾出過這京城,亦不懂人心難測,明知燕王世子在京,燕王依舊發兵,不顧其子安危,日後若真的兵臨城下,又豈會在乎呢?”

“用其子作為舉兵的理由掩蓋造反的事實,此人的野心已經蓋過了血肉親情,就算我們拿了燕王世子,也不可能逼迫燕王罷手的。”李知裕的話敲醒了眾人,使得文武百官紛紛倒戈向他。

“未到最後一刻,誰也不知道會如何。”皇太子趙旭道,“否則韃靼又為何會點名要燕王世子呢。”

“殿下!”李知裕再次喊道,“我們別無選擇。”於是轉身,朝韃靼使者道:“使者請代為轉告可汗,朝廷不會失信,但請韃靼也勿要食言,若使燕王得到江山,以燕王的雄心與實力,想必韃靼日後也必然不會好過。”

韃靼使者笑眯眯回道:“我王自然知道,燕王與韃靼為宿敵,若燕王得了江山,韃靼日後必定沒有好日子過,所以這不趁著燕王南下時發兵攻燕,又派我作為使者出使朝廷,兩國合作,共同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