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生辰禮

賢嬪有孕之後,皇帝賞賜了劉氏一族不少奇珍異寶以及海外貢品,但在官職上,其父劉輔依舊沒有太大的起伏。

沒過多久,在皇帝的思慮之下,劉輔從翰林院遷至大理寺,但仍是個不入流的小官。

為防止外戚篡權,文武百官皆知皇帝是不會重用劉氏一族,燕王趙希言的地位依舊沒有受到動搖。

——燕王府——

夜幕降臨,一輪圓月爬上青色琉璃瓦覆蓋的屋檐,燕王府內左右長史分工明確,右長史沈逸舟作為文官掌管賬務司計,左長史顧千瀾行伍出身,原為藩邸護衛指揮使,便接管了府內的護衛。

今日為趙希言生辰忙了一天的沈逸舟將賬本欽點出,又極細心的理清了賀禮名單。

“殿下。”沈逸舟在後院的花園裏找到趙希言。

不單晉陽公主在,連左長史顧千瀾也陪同著,今日宮中的喜事於燕王府而言,除了增加與皇帝的隔閡,未有半分喜悅。

“今日的禮單。”沈逸舟抱著一本冊子走近,向眾人合袖行禮,“公主,左長史。”

王府內,除了內侍與宮人,只有沈逸舟總是穿著一身緋色的官服,對於府內的事務上心,但也拘束。

“沈長史念給寡人聽就可以了。”趙希言擦拭著手中的寶劍說道。

“禮單事關朝臣的態度與……”

“寡人信得過沈長史。”趙希言堅定道。

沈逸舟愣住,他看著趙希言,隨後撇了一眼旁側的晉陽公主,便翻開了手中的冊子,“今日送生辰禮的大臣有一百七十余人,赴宴的多為藩邸出來的公卿子弟,函六部、五軍都督府、都察院、五寺、內閣,其中還有下午從宮內送來的一份。”

“誰?”趙希言回頭。

“司禮監掌印提督太監王懷忠。”沈逸舟說道。

趙希言愣住,擦劍的手也僵在了劍身上,“連王翁都記得寡人的生辰,看來陛下今日是高興過了頭。”旋即又繼續擦拭著寶劍。

“縱觀禮單,可見朝中文武對於殿下的認可。”沈逸舟合起冊子走到趙希言跟前雙手奉上道。

趙希言瞧了一眼,“要麽不送,要麽就是一起,看來朝臣們也在盤算,這冊子就勞煩沈長史收好。”

“是。”沈逸舟拿著冊子匆匆過來又匆匆離去,只為了不打擾趙希言的安寧。

待人走後,趙希言將一把鋒利的寶劍扔到王府左長史顧千瀾手中,“好多年都沒有跟顧長史切磋了。”

顧千瀾想要推卻,“殿下,臣有數年未曾碰刀劍,早已生疏,不敢再與殿下過招。”

“殿下是信得過顧長史才想要同顧長史比劍,今夜月色如此好,賞月舞劍,豈不是一件幸事?”

一旁的晉陽公主知道趙希言心中有怨無處發泄,便從旁勸阻道。

顧千瀾便拿起劍,“那臣便獻醜了。”

“伴伴!”晉陽公主朝遠處侯立的宮人太監們喚道。

未等晉陽公主吩咐,許潤安便抱來了一把晉陽公主常用的琴,“公主可是要撫琴助興?”

晉陽公主沒有說什麽,只是在接琴的時候小聲斥責了一句,“下次,你無需猜測吾的心思提前準備。”

許潤安聽後,看了一眼不遠處準備比劍的趙希言,叉手點頭道:“小人知錯。”

晉陽公主也沒有過多的訓斥,抱著琴走到二人身側的石桌旁坐下,擡手輕輕拂過琴弦調試音色。

“今日殿下生辰,想聽什麽曲子助興?”晉陽公主擡頭問道。

見晉陽公主為比劍撫琴,趙希言郁悶的心情瞬間散了大半,眯眼笑道:“只要是姐姐彈的,我都想聽。”

晉陽公主聽罷,擡起手輕輕搭在弦上,趙希言便握緊了手中的長劍認真了起來,“曾記得二十年前,還是顧長史教我握的劍,論起劍道,顧長史也算得上是我的師傅。”

“今日,還請師傅賜教。”

顧千瀾雙手握著劍柄,早在她們還未入京時在藩邸,趙希言的劍術就已經有了不小的成就,就算對上自己,也能抵擋好一陣,而她有時還需要盡全力才能擊敗趙希言,只怕這幾年過去,自己被囚於牢中不見天日,早已不能敵。

晉陽公主側擡頭看了一眼夜空中的明月,清風將遮掩的烏雲垂散,拂過院中的竹梢,帶來一陣涼爽,於是輕輕閉上眼,感受著月光與秋風,身側還有魚池中的潺潺水聲,“明月幾時有?”

借著幾分未散的酒勁,紅蔻丹的指尖輕輕劃過細弦,“把酒問青天。”

帶著鋒芒的第一劍以極快的速度向顧千瀾刺來,曾作為王府內的護衛指揮使,作為老燕王趙擇的眼睛,她執行過無數的任務與差遣,自然有著驚人的反應力與靈敏,即便被關在地牢內整整五年,但本能的反應讓她順利躲過了趙希言的第一劍。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