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山海關

——永康四年春——

——遼東鎮山海關——

遼東鎮為大明長城九邊重鎮之一,為防止北方的蒙古殘余勢力南下,鎮內皆有帶甲的重兵把守。

趙希言奉旨赴遼東山海關為國戍邊,山海關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北倚崇山,南臨大海,地勢險要,素有天下第一關之稱,皇帝登基之後,便開始著手邊境的防務,以四十萬帶甲軍士鎮守九邊,於九邊重鎮設立總兵鎮守,加築長城,好為將來遷都做準備。

從應天府出發,至遼東的路途漸漸靠海,沿海的路途中,趙希言見到了與京城繁華相反的景象。

站在海邊,趙希言吸了一口海上的空氣,有一股淡淡的腥味,這與在湖邊截然不同,“比草原更廣闊的除了天,還有海。”

明章背著行李跟在身後,氣喘籲籲道:“這是什麽地方啊,爺。”身後跟隨的護衛們牽著馬匹舉著旗幟。

“遼東……吧。”趙希言不是很確定的回道,“都到海邊了。”

對大海感到新奇的趙希言,穿著皮制的皁靴沿著沙灘蹚著海水一路向北,繞過一片礁石,趙希言闖進了一片未知的區域。

不遠處,她聽到了一些難以聽到的話語,既非北方蒙古族的語言也非中原的雅言,除了議論的人聲之外還有哭泣的孩童聲。

一陣巨大的海浪向岸邊湧來,在岸上的明章焦急的大喊道:“爺,爺!”

趙希言下意識的往礁石處跳去,在浪潮褪卻後,海灘上呈現的一幕卻讓趙希言差點將今日的早膳吐出。

幾具黝黑的屍體被潮水推到了趙希言的身側,屍體已經發臭,上面還生著令人作嘔的蟲子,四肢殘缺,腹部也被啃咬得連腸子都散了出來。

“這是附近被淹的漁民麽?”趙希言跳上岸聞著孩童的哭聲,看見了臨海的地方居然有人居住,像是居民區域,她仔細看了一眼,又不像。

盛世之下,哪有百姓居住在這樣的地方呢,趙希言想要靠近,卻被帶路的護衛阻攔。

“殿下。”

“那是什麽?”趙希言問道。

“那些人只是流落在沿海一帶的賤民而已。”侍衛回道,“殿下千金之軀,豈能去那種地方沾染晦氣。”

但趙希言沒有聽從勸阻,那些居民也因為陌生人的闖入受到驚嚇而紛紛逃竄,年幼的孩童因為來不及而哭聲越來越大。

以為是被自己所嚇的趙希言捏著鼻子靠近,但見到眼前的場景後,她再次被嚇得瞪圓了眼珠子,原來之所以哭,是因為照看她們的大人已經餓死,完整的屍體瘦得只剩骨頭開始腐爛。

整塊地區都散發著令人窒息的臭味,這裏沒有人會來,也沒有一個人經過,仿佛與世隔絕。

“戰爭都已經停了多少年,為什麽還會出現這樣的場景?”趙希言回頭,怒望著身後跟隨的官員。

“他們……他們是遺孤,是先帝朝的遺孤。”

自皇帝攻破應天之後,大肆屠戮先帝舊臣,登基後,又將他們的妻女劃為賤民遷到到了沿海一些無人的地區,因其身份低賤,不能與常人一樣拋頭露面,便只能靠海謀生。

東側防守的長城與城池冷冰冰的立在崖壁上,與海邊用枯木搭建的破爛木屋及漁船遙相呼應。

遼東靠海,常有島夷、倭寇入侵,而炮火卻不會顧及這些人的傷亡。

在廣寧都指揮使分司駐紮的巡撫與總兵及在遼陽遼東都指揮使司駐紮的副總兵和巡按接到消息之後紛紛從駐紮地趕赴山海關迎接燕王。

“下官遼東總兵袁亮,見過燕王殿下。”作為九邊重鎮之一的總兵,手握邊境大權,自然是皇帝信任的心腹大將,趙希言客氣的回著禮,“袁伯伯。”

遼東總兵袁亮打量了趙希言一番,捋了捋白須笑道:“幾年過去,殿下越發龍虎精神了,美姿容,怕是在京城,殿下已讓不少閨中女子為之傾心了吧。”

“袁伯伯說笑了。”趙希言回道,“昔日陛下起兵,袁伯伯從藩邸跟隨,立下顯赫戰功,而今在這邊境苦寒之地一呆就是四年……”

袁亮知道趙希言想說什麽,“遼東乃九邊重鎮之一,南有島夷為患,北有女真人虎視眈眈,遼東可謂之重鎮,順天府的保障,陛下委以重任,足可見陛下對老夫的信任,身為臣子,無不渴望得到君主信任。”

“袁伯伯本就是京城人士,遼東離京城數千裏,有如此功績,袁伯伯本該在京享清福才對。”

袁亮罷了罷手,“將門世家,以戰死沙場為榮,老夫只願能替陛下守好這國門,以報天恩,再無所求。”

“陛下這次突然將殿下派到遼東來歷練,殿下可有準備。”

趙希言點頭,“將來要以北京為都,山海關距順天如此近,當以,天子守國門。”

袁亮將其帶至山海關關城前,關城之東的迎恩門前有一座方形的甕城,僅南側開門,甕城內空曠,除甕城之外,輔以箭樓,若敵人入侵,則關甕城門,將敵寇囚於甕城內,以甕中捉鱉,將其盡數射殺於城中,“山海關關城四門,東為鎮東門,西為迎恩門,南為望洋門,北為威遠門,北禦胡人南抵島夷,城中有國朝最精銳的甲士配備了最先進的火器,島夷入侵,不過是以卵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