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後記

永康末年,洪佑皇帝登基為帝,是為仁宗。

洪佑二十八年,裕王幼子年滿十歲,更名為趙楨。

洪佑三十三年,晉王第三子趙頊年滿二十歲,皇帝於宮中為其舉行冠禮,封吳王,開府置屬於京師。

同年,吳王大婚。

洪佑三十五年,趙楨提前冠禮,封越王,開府京師,於次年娶錦衣衛指揮同知周康次女。

洪佑三十八年,晉王趙哲病逝,帝悲痛,為其輟朝三月,謚號恭,為晉恭王,其嫡長子襲封晉王。

洪佑三十九年吳王妃誕下嫡三子,同年秋,越王妃誕下嫡長子。

洪佑四十一年越王趙楨病逝於府內,帝悲痛,輟朝三日,以皇太子禮下葬,謚號懿,其世子趙煦承襲越王爵。

洪佑四十九年,仁宗大病一場,由沈皇後代為理政。

洪佑五十年,皇帝病愈,吳王趙頊嫡長女及笄,洪佑五十一年,吳王嫡長女下嫁,王女出嫁,京師大喜。

洪佑五十五年,吳王趙頊嫡長子吳王世子於吳王府舉行冠禮,娶將門之女為世子妃。

洪佑五十七年,吳王趙頊嫡長孫誕生,同年,吳王病重,皇帝下詔接入宮中。三月後,吳王病逝於紫禁城,輟朝七日。

洪佑五十八年,吳王世孫夭折,越王趙煦及冠。

隨著皇帝越發年邁,一場立儲風波即將席卷京城。

內閣臣子換了又換,而皇帝仍是那一個,自洪佑五十年後,皇帝退居乾清宮,不再日日早朝。

“吳王聰慧,越王仁孝,二子都是立儲的合適人選,且自幼都是養在你我膝下的,立誰為儲,當真是個難題。”皇帝看著大臣們呈上來的奏疏有些犯難。

“總有一個偏愛的。”沈氏從旁道,“每日都入內請安,若晚了時辰不見,陛下也總是念叨著,生怕他們不會來了。”

皇帝思索了一會兒後,便在立儲的詔書上提了筆,隨後將其封起,又重新再書寫了一道,一道交給信任的心腹大臣,一道則給了沈氏,“立儲的密詔,在我百年之後再公之於眾。”

——

洪佑五十九年,皇帝病危,帝後撫育過的宗室子弟跪滿了整座坤寧宮。

哭泣聲聲頻頻傳來,洪佑五十九年夏,皇帝病逝於坤寧宮,舉國哀痛,廟號仁宗,葬於獻陵,共在位六十年,六十年間,大興仁政,四海安寧,無敢犯者,史稱洪佑盛世,亦成為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作為帝王與沈皇後一人而終,也成為了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時人稱仁宗皇帝長情,無不稱頌,沈皇後也為後世女子所欽羨。

帝駕崩之時,萬民跪於紫禁城前臨哭,邊境番邦聽聞,君臣臨東方,掩面落淚。

仁宗皇帝的喪事處理完後,沈皇後於同年崩於坤寧宮,皇後崩時獻陵尚未關陵,次年春,嗣君親送皇後沈氏靈柩出殯,與仁宗合葬獻陵。

帝後陵前有禁軍護衛,百姓只得於遠處跪拜,幾處皇陵中,為獻陵掃墓人最多,多為受帝後恩惠賜還的宮人與太監。

數百年後,此陵安然存世。

【作話】

——懸念留給大家猜哦——

非常感謝大家一路支持,愛你們喲——

新文應該不會隔太久,但會休息一陣子,具體時間看qun或者weibo;

沒有意外的話,作者菌會在這個頻道一直寫下去,非常感謝小可愛們的陪伴。

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都能找到女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