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赴任

五月。

“噔、噔、噔……”

敲打聲不停響起。

漢中城東面建起的一片作坊區域,勞工們正在建造房屋,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李昭成穿過人群,四下看了一眼,找到一個熟悉的火藥匠人,問道:“郝道長呢?!”

“在那邊找女人呢!”

周圍很吵,兩人不得不提高聲音。

李昭成繞過這一片地基,好一會才找到郝修陽。

只見這位老道長已換了身嶄新的道袍,不復以前的邋遢模樣,正坐在搖椅上揮著手中的拂塵。

他面前,還排了八個面黃肌瘦的小姑娘。

“道長這是在做什麽?”

郝修陽笑嘆道:“老了啊,筋骨不濟,雇些婢子來端茶倒水。”

李昭成雖是晚輩,卻也低聲提醒道:“道門中人,這般好嗎?”

“著相了,你著相了。”郝修陽指了指他,道:“便因我是道士,做了何事,你便指責道門,豈非以偏概全?老道好享受,因老道有錢,與道門何幹?”

李昭成一時無言。

他知道郝修陽如今有錢,吃住都是蹭李家的,當然有錢。

“老道已這般老了,又不會欺負了她們,周濟她們,有何不妥?”

郝修陽揮了揮拂塵,讓他的婢子們且去生火做飯、洗衣掃地,又交代要在院子裏種些銀杏。

他打算往後要過得體面些。

“叫你找物件,可找到了?”

李昭成遂讓隨從將背上的簍子拿來,一樁樁把東西找出來。

“這是道長要的羅盤……”

“噫,連二十四山都看不了的,何用?再找。”

郝修陽搖了搖頭,擡頭望天,喃喃道:“這漢中……怎看鐵礦都不多,過幾日,老道得往歸仁山去一趟,辛苦嘍。”

他領的錢多,但其實做的也多。

如今李瑕麾下將士的火器、武器、盔甲制造,多由郝修陽在管。

這說來簡單,從采礦開始卻是極復雜的流程。

比如,李瑕說要制造望筒,嫌玉石紫晶太貴,與郝修陽說甚……用砂子便能造鏡。

簡直一派胡言。

郝修陽費了無數功夫,燒了不知多少種石頭,才用從一個黃州來的玉石商人手上購來的水晶矽石燒出鏡片,卻依舊不滿足李瑕要的純度。

許是原料不對、許是燒得不夠熱……不知道,只能慢慢試。

且如今更要緊的還不是這些新奇物件,得先把將士們的武器、盔甲造足了,才能將漢中兩萬余兵力盡數編練成戰兵。

而不是一堆只帶長矛、連甲胄都不齊的鄉兵。

“書呢?”

“這裏……《夢溪筆談》好找,世彩堂便有刊本。《刀銘》卻極難找,我托林子派人到南面去才購得。”

李昭成將簍子裏的書一本本拿出來。

郝修陽又問道:“《雲笈七簽》呢?”

“道長是要造刀,要道門的書做甚?”

“你這小子,道門便有灌鋼之法。”

郝修陽對李昭成這不懂事的讀書人頗不屑,道:“凡煉鋼之法,以熟鐵打薄片,生鐵安置其上,草履蓋上,泥塗底下。洪爐鼓韝,火力到時,生鋼先化,滲淋熟鐵之中,兩情投合……此方為我煉鋼之秘要,比當世之刀兵更為堅韌。”

李昭成又問道:“道長既然知道,又何必翻書?”

郝修陽罵道:“熟鐵幾何?生鐵幾何?草、泥幾何?火力幾何?若不查閱,老道如何得知?何況沈括記‘淋鋼’之法,與這‘團鋼’又不相同……”

“好吧。”李昭成無奈,道:“為道長找來這些書便是。”

“你自與李大帥言,此事重要,教他休再與老道說些似是而非之物,鋼都不會煉,盡日嚷著造這造那,簡直毫無章法。”

郝修陽說著,翻身起來,又遙指東面一間寺廟。

“看到那石佛寺否?有一高塔。”

李昭成道:“看到了。”

“須將那寺拆了,老道須借那高塔建一巨爐,為大帥煉鋼。”

“道長切莫打趣。”

郝修陽莞爾一笑,輕罵道:“這漢中,寺廟可太多了……”

李昭成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卻又見許多船只由東而來。

“朝廷任命的官員們到了……”

……

望江門碼頭。

一眾年輕官員下了船,擡眼看這漢中城。

“這便是漢中城、古梁州。”有人喃喃道。

“真破啊。”

“人太少了,遠遜臨安城之張袂成陰、比肩繼踵……”

“雲棧屏山閱月遊,馬蹄初喜踏梁州。”胡三省開口吟道。

黃瑢哈哈一笑,回首一指身後的漢水,跟著高聲吟道:“地連秦雍川原壯,水下荊楊日夜流。”

這是陸遊的詩,將這古梁州、漢水的壯闊一語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