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青蛙

“阿郎是在擔心什麽?”

韓承緒眼看李瑕正深深沉思,終於開口問道。

他更擅長於謀略,對錢幣之事不了解,覺得那金銀關子用與不用,並非太嚴重之事。

“因為我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李瑕眼中沉思之色愈重,緩緩道:“會子的急劇貶值,我也想不到挽回的辦法。”

韓承緒道:“但川蜀不用會子之後,物價已平抑下來。”

李瑕道:“這便是問題所在了。我們不用紙幣,這是倒退回去,把原有的貨幣體系推倒。川蜀人口稀少,物資貧乏,短期內用一個簡陋的貨幣體系就可以。但漸漸也會有很多問題,我們需要與別的地方貿易,不可能只用金銀銅幣。”

嚴雲雲道:“不錯,尤其是與湖廣、兩浙大宗的貿易,不使用錢票幾乎是做不到。”

“那金銀關子就是最好的辦法,每張票據背後,都存有相對應的金銀。”

李瑕看韓承緒還是不懂,遂又道:“簡單來說,北地的錢鈔、宋廷的會子,都是以朝廷的信用做為保證。而這金銀關子不同,是以實際的金銀做為保證。”

“既如此,有何不妥?”

“金銀關子若是由那些巨商手下的錢莊開具,必然難以保證每一張都是真的。”

嚴雲雲道:“我的意思是,吸引他們來,最後再掌控他們。”

她顯然進益頗大,已有侃侃而談的樣子。

“宋初,王昌懿聯合十六戶巨商發行交子,當時的益州知州張詠便也查覺到不妥,交子能兌銅錢,便等同於商人能鑄幣,此為諸侯之權,絕不可坐視不理。

而張詠如何做?先認可交子通行,並要求商賈修河堤、建糧倉、救貧民,之後益州官衙積攢四年,以大量交子擠兌王昌懿及十六戶巨商。獲得大量銅錢。

張詠卸任之後,薛田知益州,繼續擠兌王昌懿,直到百姓憑交子在錢莊兌不到錢,薛田查封交子鋪,並上奏朝廷,設置官辦交子務。

此為交子之始,其後一百三十七年,高宗、寧宗相繼發行會子,使會子漸成民間紙幣。我認為,阿郎可效仿張詠、薛田之法,以掌控如今這金銀關子……”

“淺了。”

李瑕道:“我問你,兩百三十余年前,張詠就知道商人發行交子等同於有鑄幣之權。時至今日,廟堂宰執還能不知?”

嚴雲雲一愣,問道:“阿郎是擔心……朝廷也掌控了金銀關子,我們流通關子,物價便受朝廷制約?”

韓祈安皺眉,道:“到時,便相當於把會子換成了金銀關子,川蜀之錢幣重新為朝廷所掌控啊。”

“是‘到時’嗎?”李瑕沉思著,緩緩道:“若這金銀關子真只是由三十余戶巨商發行,還可以等得到這‘到時’,我只怕此事本就是朝廷在改革貨幣。”

嚴雲雲皺眉沉思,忽驚呼一聲。

“賈似道?!”

她已沒有了那輕蔑之態,不再譏笑對方是“賈蛐蛐”。

在見過對方之後,她難免覺得,賈似道不過爾爾,太容易就忘了自己與一朝宰執之間的差距。

此時才恍然驚覺過來……

“阿郎莫非是說,這金銀關子其實是出自賈似道之手筆。”

“我再問你,在宋初,王昌懿發行交子,最後被官府擠兌、查封,如今之巨商還看不明白?他們再通行金銀關子,就想不到朝廷有可能出手對付他們?”

“那最好的做法,就是找一個靠山?甚至,一開始就是他們的靠山讓他們這麽做的?”

李瑕道:“賈似道想要改革,會子是他繞不過去的一個檻。而整個宋朝的情況,與川蜀不同,換作是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整頓貨幣。”

這便是李瑕之前說“想不出更好的辦法”的意思。

他自知無力挽回宋朝已經到了崩潰邊緣的貨幣體系,包括吳潛在內的諸多名臣都已經試過了。

如今若是讓他來做,也只能是廢除十八界會子,發行全新的紙幣。

……

自從李瑕收復關中,漢台幕府之策略改為與宋廷之爭以來,嚴雲雲覺得與宋廷爭利還是順的。

她遵李瑕之意,利用手中的生意,拒收會子,壓低物價,使川蜀商戶只能跟著拒絕會子。

加上李瑕兩年未曾和糴,民間會子本就不多,糧食與銅錢已成了川蜀的貨幣。

因此,禁止接收宋廷濫發的會子之後,川蜀才免於物價騰飛。

這第一局,嚴雲雲是贏了,一刀切斷與宋廷牽扯。

但很快,她意識到沒有紙幣真的不行,於是進入到了第二局,川蜀需要比宋廷更能掌控紙幣。

她剛開始還是覺得不難。

然後,金銀關子擺在她面前,就好像是湖廣、兩浙的巨商們拿著大量的金銀上門,要來幫忙振興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