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

今夜雖說是楊大楫主動過來,可之後發生的一連串發生的事,卻全都出乎他的意料。

當楊文安中刀受傷倒地,他已懵在當場。

還未反應過來,一聲聲呼喝響起,外面別的兵士殺將過來。

“殺了楊文安、楊文粲!”

這並非是楊大楫下的命令,但混亂中他回過頭去,已找不到是誰在挑動是非。

他的人殺進靈堂,靈堂中也有人向楊大楫殺來。

“三叔?!你做什麽?!”

“楊大楫你勾結李瑕害死大帥!”

“我沒有……”

楊大楫拔刀擋了兩下,心中有些懷疑自己可能是猜錯了,也許並非楊文安害死了楊大淵。

“別打了,我們中了李瑕的計……”

他看向鐘捷,猜測是鐘捷暗中投靠李瑕,故意挑撥是非,離間他與楊文安。

一轉頭,卻見鐘捷喊著“保護副帥”向這邊沖,同時,一柄刀正從鐘捷心口透出,刀尖上還淌著鮮血。

屍體倒下,楊大楫看到一名自己的親兵嘴裏正喊著“殺了楊文安”,手中的刀卻砍在別的親兵身上。

隊伍中這樣的人還有好幾個。

楊大楫一驚,分不清是這到底是何情況。

只在這走神的一瞬間,背上一痛,已中了一刀,也就是他的盔甲比鐘捷的厚,一時沒要了他性命。

楊大楫反手一刀劈退砍傷他的人,環顧一看,越來越多的士卒已包圍過來,而靈堂上的諸人根本沒有一個人還信他。

“走!”

雖說他才能比不了兄長、侄子,畢竟是多年從戎,還是能迅速看清形勢,果斷撤退。

……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楊文粲終於從錯愕中回過神來。

他激動地跳起來,指著靈堂外便大喊道:“追!追啊!是三叔勾結李瑕害死我爹!三叔是叛徒!”

堂中諸將見楊大楫退走,才從驚愕中回過神來,紛紛看向楊文安。

顯然,他們只唯楊文安馬首是瞻。

楊文安本就是楊家子弟中最出色的一個,年紀輕輕便戰功赫赫。當年隨莫哥從川蜀撤退時,只以五百騎便擊退了呂家軍。

這次,從楊大淵去見李瑕開始,唯有他保持著冷靜,一開始就斷言李瑕不可信賴,果斷決定擊殺李瑕,可惜被攔住了。

待楊大淵一死,當所有人都一口咬定兇手是李瑕,唯有楊文安還在懷疑、在審問,連燕京來的重臣也敢質疑。

風波一起,唯有他的表現堪稱忠孝勇智信……

此時在眾人的目光中,楊文安擡起捂著傷口的手,手掌上血淋淋,但還是止住了堂內的嘈雜。

“拿下三叔吧,但莫傷他性命,讓我問清楚。”

“是!”

“眼下當務之急,乃宋軍夜襲,請諸君奮力守城,我裹好傷馬上便到。”

“大帥放心,溝深墻高,箭矢充足,宋軍攻不進來……”

這“大帥”二字,於一個二十三歲的年輕人而言,實在是有些重了。

當今天下間在這個年紀就任都元帥的,如李瑕、汪惟正,一只手數得過來。

他父親楊大全戰死後,才得一個區區武節大夫,在五十三階武臣官階當中是第三十階……

楊文安裹了傷,披上了原屬於楊大淵的那一身盔甲。

很重。

但他身材魁梧,完全擔得起。

他比楊大淵更有力。

他披甲走向城頭,有一個個士卒趕來稟報。

“大帥,楊大楫開了城門,放宋軍進了西城……”

楊文安皺了皺眉,不敢再耽誤,親自領兵向西城奔去。

他雖年輕,但確實是猛將,又占著地利、人和,激戰了一個多時辰之後,終於將宋軍從城中擊退。

張玨這次襲城本也無意占據塞門寨,主要目的還是襲擾,趁勢燒了兩處軍械庫,在蒙軍別的城寨的援兵趕到之前撤了出去。

這算是楊文安繼統帥之後的首戰告捷,他的臉色卻有些陰郁。

因為楊大楫跟著張玨逃了。

楊文安張弓對著黑暗中瞄了很久,沒有目標,遂隨手一射。

遠處傳來了一聲馬嘶,之後宋軍退得更快了……

……

“未曾想,竟是楊大楫勾結李瑕害死了楊元帥。”

“眼下已明了了,李瑕有兩手準備,他先收買了三叔,利用三叔誆騙二叔去與他相見。”

“之後,楊元帥未能被他說服,他遂射殺楊元帥。”

“不錯,我原本還奇怪,他為何殺二叔?原來是勸降不成,打算扶三叔來接管兵馬。”

許衡聞言,長嘆一聲。

嘆的不是楊大楫。

在以前,世侯家中很少有這種權力之爭,因為大蒙古國在不斷外擴,只需有本事,根本不需在家中爭權。

如今有了三個大變化。

一是李璮之亂後,忽必烈開始削世侯之權,這做法可謂是親手挑起了世侯家族內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