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國書

一份國書被擺在桌面上。

國書用的是最好的澄心堂紙,乃宣紙之中最珍貴的一種,工藝復雜精密,選料苛刻,勻薄如一。

用的墨是松煙墨,加入了鹿角所熬制的骨膠,珍珠粉、麝香等珍貴藥材與香料,色澤烏墨。

執筆的是大宋甲辰科狀元留夢炎,書法造詣極深,一手楷書端莊妍麗,如美人簪花,又不失大氣優雅。

就這樣的紙、墨、書法,哪怕不及《蘭亭集序》《祭侄文稿》等書畫珍寶,也配得上被珍藏起來。

可惜,紙墨上的內容於宋人而言,稍帶著些屈辱意味。

“維鹹定六年,歲次乙醜,大宋皇帝謹致誓書於大元皇帝闕下,共遵誠信,虔守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銀二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令三司差人,送至南陽交割……”

“呸!”

一口濃痰從大元使節中都海牙的嘴裏吐出,吐在了這黑白分明的國書上,正中那“大宋皇帝”四個字。

中都海牙吐出這口痰之前,已經把它在嘴裏含了有一會了,直含了滿滿一口,故而連極品松香墨都被暈染開來。

文及翁一驚,嚇得不知如何時好,忙轉頭看向留夢炎,只見這位狀元郎嘴唇一抖,也不知是心疼墨寶還是什麽。

宋臣們皆不敢說話。

殿中只有中都海牙敢動,他昂頭、背手,趾高氣昂地走了幾步,怒氣沖沖地向文及翁、留夢炎一個個瞪過去,嚇得他們低下了頭。

“你們欺負我不知道嗎?!”中都海牙道:“你們宋人對金國都是奉表稱臣,交給金國的是‘表’而不是‘國書’,你們居然敢在大元皇帝面前稱‘大宋皇帝’,是國號裏有大字嗎?!”

他雖然是畏兀兒人,但漢語說得非常流利。竟還背了幾句宋國趙王給大金皇帝的進表。

“臣構言,今來畫疆……既蒙恩造,許備籓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伏望上國蚤降誓詔,庶使弊邑永有憑焉。”

“呸!”

背過了進表,中都海牙又是一口濃痰吐在文及翁腳邊。

“在你們眼裏,我大元不如金國是嗎?!”

“不!不!”

文及翁嚇壞了,身子一個激靈,滿臉的口沫也不敢擦,慌忙應道:“貴使誤會了,絕不敢輕視大元,絕不敢。”

稍緩了一會,他才穩下心神,解釋道:“是因為……因為自隆興和約之後,宋金已由‘君臣之國’改為‘叔侄之國’。”

這裏,他賣了個小聰明。把宋的國號擺在前面說,就顯得像是大宋才是金國的君、是金國的叔。

可惜,沒人在意到這個細節。

中都海牙也根本就不吃他這一套,湊上前,惡狠狠地道:“如果我沒記錯,隆興和約,你們給金朝的國書裏沒有用‘大’字,只有‘大金’沒有大宋吧?”

“是……是……”

文及翁沒想到這個胡虜這麽清楚這些,連忙擦額頭上的汗,還偷偷瞥了中都海牙身後的郝庸一眼。

他認為,今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全是大元副使郝庸唆使正使中都海牙。

因為只有郝庸這種讀書人才能懂這些,而且郝庸的兄長郝經曾被賈似道扣留過。

由此可見,全都怪賈似道。

正是賈似道得罪了元人,才害得大宋今日在此受辱。

“貴使說的是……但是……”

“但是?”中都海牙聲音又拔高,又背起了另一封國書。

“‘侄宋皇帝昚,謹再拜致於叔大金聖明仁孝皇帝闕下’,這就是你說的隆興和約。你再看看今日你們寫的!”

“嘭”地一聲響,這次連留夢炎都嚇到了。

“改!我等這就改國書……不不不,此事且待我等問過……問過,請貴使再靜待佳音……”

中都海牙冷笑一聲,一掃,將桌上的國書掃在地上,踩了一腳,方才與郝庸帶著隨從們離開大殿。

……

“郝先生,為什麽我們要在國書的事情上為難宋人?”

回了國賓館,中都海牙方才向郝庸問道。

他今日說的那些話,其實是郝庸在看過了宋人給出的國書之後臨時教他的。

中都海牙能當正使,因他有個本事是過耳不忘,郝庸一說,他當場能背下來,而且他長得兇神惡煞,正好增強氣勢。

他們的策略是正使發火,副使來勸;而宋廷的策略卻是小官來談,再問大官能不能定。

一個是為了漫天要價,一個是為了留下余地。

郝庸這麽做卻不是想要為難宋廷。

他踱了幾步,走到窗邊,看了臨街的繁華景象,好一會才回答了中都海牙的問題。

“為了天下正統。”

“正統?”

“不錯,趙宋的傻子皇帝是低聲下氣,還是更低聲下氣些,陛下又豈會在乎?”郝庸道,“而金亡之後,宋國竊居天下正統。故而,必命其納表稱臣,方可使天下正統重歸中州。”